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ID:22703226

大小:306.58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0-31

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_第1页
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_第2页
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_第3页
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_第4页
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自主学习课——对史实的掌握要全

2、(抓牢基础8紐[知识点一中央集权的发展][基点盘查]1.西汉(1)问题:汉初郡县、封国并存,封国有时会与朝廷对抗。(2)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3)影响: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2.宋朝(1)问题:唐朝安史之乱后形成蘯镇割握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2)措施:①军事:主要将颂的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禁军。②行政: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翘负责监督。③财政:中央掌控地方大部分财政。(3)作用: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3.元朝:行省制

3、度(1)内容:①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史坐直接管辖。②地方设行中书省,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2)作用:①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②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③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轻巧识记]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郡冈片行制、1“七围之乱”1安史之乱一。藩镇割据地方分权-五代十W推恩令夺尚1收精兵M实权制饯谷屮火集权4争[重点理解J1.元朝的行省与郡县制的区别(1)郡县是地方机构,郡县长官是地方官员。中央政令直达郡县,有利于民族国家的统一。形象地表示:中央一郡一县,直线行政。(2)行省是

4、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行省长官是中央官员。元设中书省,即中央政府,职责总理全国政务,管理“腹里”地区(河北、山西、山东)。其余地方设行省,是分区统治,不是直线统治。1.运用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1)《朱子语录》:“本朝惩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久困弱。”(2)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3)从西周至元地方行政制度的沿革示意图中总结其变化

5、趋势。②秦朝郡县制[应用贯通]1.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梁王刘武薨,景帝“立梁孝王子明为济川王,子彭离为济东王,子定为山阳王,子不识为济阴王”。梁国由此一分为五,封四侯。汉景帝的做法()A.扩大了地方王国势力B.废黜了梁国的王国地位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结束了郡、国并存局面2.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有叛国而无叛郡……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有叛将而无叛州……”这些现象对应的朝代分别是()A.西周、秦朝、西汉B.战国、秦朝、西汉C.秦朝、西汉、三国D.秦朝、西汉、唐朝3.《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七三称:(元代)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

6、侯之权”。据此可知,元行省()A.军国重事,无不领之B.辖区广阔但权力不大C.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D.行使权力受中央节制[知识点二君主专制的演进][基点盘查]1.汉朝(1)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髙权重。(2)汉武帝时:让身边侍从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2.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尚书省、中书省及门下省三省体制。3.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⑴内容:①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选董、审议和执行。②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2)影响:①三省相互牵制和麗釐,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②是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历朝基本沿袭。(3)局限:流程式分

7、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专权问题及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4.宋朝(1)宋初设立中书门下为最髙行政机构,最髙长官行使宰相职权。(2)増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1.元朝(1)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2)后期宰相权势扩大,甚至左右皇位继承。2.明朝(1)废除宰相:①原因:宰相权势过重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②废除:1380年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负责政务,对皇帝负责。③影响: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2)内阁制度:①内阁的出现:明太祖废除丞相后,政务繁忙,设置殿阁大学士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时,出现“应通”,后来大学士有了票拟权。②地位:内阁不

8、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rt侍机构。3.清朝(1)背景: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受到很大限制。(2)措施:①康熙帝设南书房,参与机要事务。②雍正帝设置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军机大臣跪受笔录。(3)影响:行政效率提高,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辨析比较]唐朝中书省与元朝中书省的区别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三省中的一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政令;元代的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唐代的中央行政机构是尚书省。[轻巧识记]专制主义中央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