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2课时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ID:28597181

大小:16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1

第2课时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_第1页
第2课时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_第2页
第2课时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_第3页
第2课时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_第4页
第2课时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2课时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A组 对点练对点提示:1~3君主专制;4~6中央集权;7~8选官制度1.(2014·江苏南京模拟)2013年高考前夕,一名高三学生的微博中出现了这样一段评述:“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古代一套非常严密、科学的中央政治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成熟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是现代民主政治‘三权分立’制的雏形。”此同学评述中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在于(  )。A.三省六部制不属于中央政治制度B.与我国封建社会的成熟关系不大C.实质就是现代的三权分立制度D.没有弄清三省六部制是皇权专制下的分权解析 三省六部制属于中央政治制度,标志着我国封建政治制度走向成熟,故A、

2、B两项错误;三省六部制体现了分权思想,但与现代三权分立有着本质区别,体现的是君主专制,正确答案选D。答案 D2.(2014·河北衡水一中模拟)2012年9月17日,新浪微博:“李世民创制度、立谏言、重法制,分化决策权力,避免一言堂,用法治与权力制衡管理天下”。其中“权力制衡”主要是针对(  )。A.完善科举制   B.实行三省六部制C.善于用人纳谏   D.出现“贞观之治”局面解析 备选项皆为李世民在位时的历史现象,但只有三省六部制才与“权力制衡管理”内涵一致。答案 B3.(2014·浙江杭州一中模拟)下列各图中能反映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3、度的有(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商代青铜器”反映的是商朝奴隶社会的社会状况,排除②;秦始皇陵兵马俑、韩非子的著述、明朝内阁都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密切相关。故B项正确。答案 B4.(2014·湖北孝感高中模拟)龚书铎著《中国社会通史》:“汉建国时,认为秦二世而亡与宗室无寸土之封,无法以枝叶护本有关。”为此,汉初采取的行政制度是(  )。                  A.郡县制   B.行省制C.郡国并行制  

4、 D.分封制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无法以枝叶护本”。汉初实际上是部分恢复了分封制,又承袭了秦郡县制,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故答案选C。A是秦朝的制度,B是元代的制度,D是西周时的制度,皆与题干不符,排除。答案 C5.(2014·河南洛阳一高模拟)《汉书·诸侯王表》载,武帝时作“左官之律”。注曰:“汉时依上古法,朝廷之列以右为尊,故谓降为左迁。仕于诸侯为左官也。”官吏违反规定私自到诸侯国任职,构成左官罪;左官犯罪,加重处罪。这一规定实质上反映了(  )。A.汉朝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B.汉代存在严格的尊君抑臣等级思想C.武帝意在防止诸侯王网罗人才D.汉

5、代中央集权的加强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材料的能力,要求学生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依据材料可知:A、B、C三项均和材料有关,但是只反映了表面现象,此律的制定主要服务于汉武帝“大一统”的需要,实质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故选D。答案 D6.(2014·云南师大附中模拟)“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A.宣政院   B.中书省C.理藩院   D.行中书省解析 “土番之地”指的是今西藏地区,元朝时西藏地区归属中央宣政院直接管辖

6、,称为“宣政院辖地”故选A。答案 A7.(2014·吉林长春模拟)苏东坡在《论养士》中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行了总结:“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以下各项是对苏东坡这一总结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三代时期只有受教育的学者有从政的资格B.“以客出仕”成为秦朝以前风行的做官途径C.选官制度历经世官、察举和科举制等阶段D.汉代的中央官员主要来源于郡县地方官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掌握情况。汉代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和征辟制,从材料来看并未说明中央官吏的主要来源是地方

7、长官,汉代中央官吏主要还是外戚与世家把持,D项不正确。三代时从政者是贵族,A项不正确。“以客出仕”主要是战国时期的做官途径,而非秦朝以前所有时期,故B项不正确。答案 C8.(2014·广东佛山模拟)网易新闻解读栏目评价我国古代某制度:“重视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为社会底层提供了上升通道,对国家政权正常进行是重要的支持。”这一制度应该是指(  )。A.三公九卿制   B.郡国并行制度C.科举制   D.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解析 将“考试”→“择优录取”→“底层上升通道”等关键词联系,即可知这是对科举制的评价,故选C。答案 CB组 提升练9.

8、(2014·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月考)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到行省制,体现了地方削权、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但史学家钱穆却认为地方行政是“汉代好,唐代较好,宋代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