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与鉴赏实词与虚词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实词与虚词

ID:22761844

大小:736.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0-31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实词与虚词_第1页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实词与虚词_第2页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实词与虚词_第3页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实词与虚词_第4页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实词与虚词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实词与虚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文言文阅读与鉴赏——实词与虚词      【课程简介】 语言的学习是从文字开始的。实词和虚词的识记和辨析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但是文言实词浩繁难记,文言虚词灵活多变,学生对此常感头痛。本课从有趣的甲骨文说起,通过分析汉字的造字特点,文言文学习的规律,教授学生一些识记、辨析实词和虚词的简易方法,以便大家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要点归纳】   一、实词   实词是相对虚词来说的,指意义比较具体的词。     如名词、动词、形容词。  1.依字形推断语义 汉字是表意性质的文字,形、音、义相互间存在较密切的联系,形声字

2、、会意字约占汉字九成,其义符(通常所说的“部首”)能帮助我们初判汉字的语义范畴。 例:口部 喉、吻、唇、喙、含、吸、吮、咬、啼、叫   页(xiè)部  顶、额、颜、颊、颔、颈、领、项、顾、顿……  玉部 璧、玺、环、珏、玦、琮、琢(磨)、琼、瑶、瑾、瑜、玲、珑 示部 神、祗(qí,下无点)、社、祭、祀、祈、祷、福、祉、祚、禄、祥 阝部   ①右耳刀(邑部),与国家和行政区域有关。   邦、郡、都、郊、鄙、郭、郑…… 18   语文·文言文阅读与鉴赏实词与虚词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实词与虚词

3、      【课程简介】 语言的学习是从文字开始的。实词和虚词的识记和辨析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但是文言实词浩繁难记,文言虚词灵活多变,学生对此常感头痛。本课从有趣的甲骨文说起,通过分析汉字的造字特点,文言文学习的规律,教授学生一些识记、辨析实词和虚词的简易方法,以便大家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要点归纳】   一、实词   实词是相对虚词来说的,指意义比较具体的词。     如名词、动词、形容词。  1.依字形推断语义 汉字是表意性质的文字,形、音、义相互间存在较密切的联系,形声字、会意字约占汉字九成,其义符(

4、通常所说的“部首”)能帮助我们初判汉字的语义范畴。 例:口部 喉、吻、唇、喙、含、吸、吮、咬、啼、叫   页(xiè)部  顶、额、颜、颊、颔、颈、领、项、顾、顿……  玉部 璧、玺、环、珏、玦、琮、琢(磨)、琼、瑶、瑾、瑜、玲、珑 示部 神、祗(qí,下无点)、社、祭、祀、祈、祷、福、祉、祚、禄、祥 阝部   ①右耳刀(邑部),与国家和行政区域有关。   邦、郡、都、郊、鄙、郭、郑…… 18   语文·文言文阅读与鉴赏实词与虚词          ②左耳刀(阜部),多与山有关。   陵、阿、陆、阴、阳……  2.

5、依语音推断语义  文言文还经常使用通假字。中学阶段我们接触的通假字是广义的,包括假借字、古今字、异体字等。在这里我们不比较它们的源起和区别,只是强调,它们的共同特征——读音相同或者相近。 ①支,通“肢”  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  ②畔,通“叛”   ③要,通“邀”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④惠,通“慧”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⑤止,通“只”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 ⑥具,通“俱”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3.依课本积累实词  课本里的选文都是经典名

6、篇,不仅文章好,在文字积累方面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素材。如果能记熟课本中的常见实词,应对试卷上的文言实词也就容易了。   4.依语境推测词义  例:“顾”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在课本中出现过下面这些意义和用法。 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回头  ②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回头看 ③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伶官传序》 18   语文·文言文阅读与鉴赏实词与虚词        看   ④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

7、表》  看望,拜访,探问  ⑤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赤壁之战》   顾惜,顾念  ⑥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顾虑,考虑   ⑦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副词,表轻微转折,“只是”   二、虚词    虚词是相对实词来说的。虚词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而且使用灵活。相对于实词而言,其难度更大些。 近些年的《考试大纲》都明确规定考生要掌握18个文言虚

8、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首先,要立足课本,重视课本   此外,要懂点方法,会“看位置”。  词语位置图: 副词  介词+名词动词代词  代词  动词+连词   【思考研习】 1、翻译:  (吴隐之)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赈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  18   语文·文言文阅读与鉴赏实词与虚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