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哲学作为思想

有关于哲学作为思想

ID:22915522

大小:69.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1-01

有关于哲学作为思想_第1页
有关于哲学作为思想_第2页
有关于哲学作为思想_第3页
有关于哲学作为思想_第4页
有关于哲学作为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关于哲学作为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有关于哲学作为思想哲学作为思想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哲学作为思想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思想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阐释,反而倒是很少见的(也许在人类文明形成的初期,本来就没有多少现成的经典文本可供人们来阐释,这似乎倒成了造就独立深思的伟大思想家们的一个客观因素)。后来随着哲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哲学却变得越来越学究化了。对前人思想理论的阐释性研究,逐渐代替了原创的思想工作,而成为从事哲学研究的一项主要内容。今天对于以哲学摘要:哲学是为思想而存在的,思想根本上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但哲学现在已越来越变成文本阐释和习惯性

2、理解而不思想了。作为思想,哲学区别于科学的知识追求,它是对观念的反思与重构,根本上是对人类自身生活及其生活世界的创意构思。传统哲学在今天已变得无用了,这就要求哲学必须从“天事”之思转向“人事”之思,才能重建哲学的现实生活功能,为人们的生活实践提供必要的思想依据。哲学作为观念之恩本身是无观念前提的,只有不受观念的支配才能对观念本身进行深思;观念之思又是实践之思,哲学应在实践的根本性、普遍性层面上开展其深思。  关键词:思想;原创性;观念之思;现实生活功能  1673—9841(2009)06—006—06    哲学是什么?这个理由

3、本身就是一个思想的理由。作为思想的理由,哲学的定义是开放的、发展的,我们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寻求一个封闭的哲学概念。自上个世纪以来,随着哲学知识论模式的理由与弊端不断暴露,哲学的思想性质及特征也越来越突显。本文尝试从哲学作为思想的定位,对“哲学自身”这一常思常新的理由展开一些探讨与辨析。    一、思想与不思想    哲学是为思想而存在的。人类最初进行的思想,往往是与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围绕着一些当下的具体事务开展深思,但偶尔也会从平时的生活琐事中暂时超脱出来,去追问和深思一些宇宙人生的普遍理由,这就是哲学思想

4、的雏形。后来出现了一些专门从事普遍之思并以这类思想为业的人,于是思想逐渐就跟日常生活相分离,也就有了哲学和哲学家。可见哲学从一开始就是跟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是因思想而产生和存在的,它反过来又推动了人类普遍之思的进一步发展。  思想之为思想,根本上是一种观念的创造活动。思想的创造是生活创造的一个重要环节,没有观念创造就不成其为思想,也不成其为生活。人们通常容易把思想跟原创分开来考虑,似乎思想可以是原创的,也可以不是原创的,原创成了思想的一个可选项,这恰恰是遗忘和忽视了思想的创造性本质。思想不等于理解,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既定观念支配下的

5、习惯性理解,这充其量是对曾经有过的思想的复习和应用,而不是原创的思想。观念总是要应用的,思想一经凝结为观念就不可避开地会产生习惯性的理解与应用,但当基本观念都被凝固起来而只有习惯性理解时,便不再有原创从而不再有思想了。思想只能“活”在创造中,如果没有新的创意而只有不断的重复,那么就只有“死”的思想而非“活”的思想。  从历史上来看,人类早期的哲学大都主要是原创的。早期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孔子、老子们,都是一些非常伟大的思想家。他们面向理由本身开展独立深思,充分展示了思想之为思想的原创品质。在他们那里,像今天非常

6、流行的习惯性理解与文本阐释,反而倒是很少见的(也许在人类文明形成的初期,本来就没有多少现成的经典文本可供人们来阐释,这似乎倒成了造就独立深思的伟大思想家们的一个客观因素)。后来随着哲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哲学却变得越来越学究化了。对前人思想理论的阐释性研究,逐渐代替了原创的思想工作,而成为从事哲学研究的一项主要内容。今天对于以哲学为业的大多数人来说,搞哲学就是搞某某人、某某流派的哲学,哲学也以地域、流派和哲学家为依据而不是以理由本身为依据划分为不同的具体研究领域。于是一方面仍有寥寥几个顶尖的哲学家在进行着原创的思想活动,另一方面就普

7、遍而言,哲学的基本工作已经不再是思想而是阐释和理解了,原本至关重要的思想性要求在哲学中成了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  “思成为哲学,……思却消失了”。海德格尔对哲学的这个判断,包含了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之后的整个西方哲学史的批评。哲学本该是思想的,思想是哲学的使命,现在哲学却不思想了,这就是哲学的严重退化和失职。这样的状况当然是不能容忍的,于是海德格尔就把希望寄托于“不思的”哲学彻底“终结”之后,能够重新开启思想之路,而首先就是要“把真正应该思想的事情决定下来”。  除了哲学已不思之外,海德格尔还认为科学也是不思的,因为科学一味求知,

8、而“渴求知识和说明从不引向思的询问。……求知意志无意于居留于值得深思的事情之中”,所以科学也是不思的。但在这里,我有一点不同的看法是,科学的不思与哲学的不思是有很大不同的,科学不思是正常的,因为科学的任务本来就是求知而非思想,科学只为追求知识而存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