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春》教学设计方案

人教版七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春》教学设计方案

ID:22993047

大小:183.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02

人教版七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春》教学设计方案_第1页
人教版七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春》教学设计方案_第2页
人教版七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春》教学设计方案_第3页
人教版七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春》教学设计方案_第4页
人教版七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春》教学设计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春》教学设计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春》教学设计设计者(段成召、陕西省西乡县两河口初中)一、概述·《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春》是朱自清先生散文中的名篇。是写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作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引导人们去欣赏大地回春的动人景象,并感受春天所带来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作者用细腻的文笔为我们勾勒了一个如诗如歌的初春:春草争绿,花木争荣,轻风拂面,春雨稀疏,这美妙的春景中的人们也容光焕发,精神抖擞,高兴地迎接春的到来。细腻的文笔,贴切的修辞是该文的一大特色。无论在概述春山,春水等诸多图景,还是具

2、体描绘草、花、风、雨等景致,作者可感可触的描摹和恰到好处的修辞手法,均为文章增色不少!作者的美妙语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草的可爱、花的热闹、风的温柔、雨的多情,字里行间展露无遗,这就是文字的魅力。这样的美文,培养语感,对学生体会语言美,会有很大帮助。·本单元以写景的记叙文为主要内容,单元设置的意图是通过阅读这些美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同时从中学到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会如何形象生动地描写景物,抒发感情。这篇文章平易好懂,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它被安排在本单元的首篇。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为后面的学

3、习奠定基础,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是本课的教学关键所在。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学会10个生字,理解19个词语意思,能解释“卖弄”、“宛转”、“烘托”、“抖擞”等词语的意思。2、了解积累词语的意义,交流积累词句的方法,摘录本课的好词好句。积累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3、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4、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理解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初步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155、掌握课文写景特点:①抓住江南春天"新"、"美"、"充满活力"的特点来描写景物

4、;②分层次写出春景画面。 6、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培养语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启发,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春天美景的阅读中,体会到春天的生机和希望,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春天是学生熟悉和喜爱的季节,他们都有切身的体验和感受,因而他们对本文所描写的内容不会陌生,在学习中会抱有很大的兴趣。且多媒体教学中的音乐、录像、文字、背景都让学生觉得新鲜,使学生

5、的听觉和视觉同时发挥作用,促进了“乐学”。同时,《春》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到的第一篇能用准确生动、凝练形象的语言抓住特点、按顺序、多角度细致描写景物的散文,而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初一的学生在阅读上还比较粗疏大意,良好的阅读习惯还未形成,从以往课堂及测验中发现,他们语感普遍较差,阅读分析能力不强,对文章的感知能力欠缺,感受文章的内容和情感极有待引导提高,很难深入体会作者刻画景物以及锤练语言的精妙之处。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朱自清先生的《春》是一篇著名的散文,上好这节课可使学生终身受益。本课件贯穿于课的始终,先用歌曲

6、《春天在哪里》导入课题《春》,欢快的歌曲引导学生进入偷快的学习状态;用课件列示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让学生明确这节课要学什么;“作者简介”让学生掌握文学常识,了解朱自清其人其事,;“课文欣赏”用了录像,内容为课文朗读及春天的美景,让学生体会感情,突出重点;“阅读指导”、“段落层次”、“思考讨论”15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文章思路、分析用词及语言特点,并进行学法指导;“布置作业”的内容为写作训练,是学习课文后能力的提高。教学中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动的影像和音乐,能充分调动学生的

7、各种感观和情绪体验,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探索,愿学、乐学。2、朗读教学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朗读时,目视口读,口耳相传,大大增加了对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了语感。《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3、讨论点拨法。讨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点拨则在关键处点燃思维火花,拓展学生思路,开启智慧大门,提高了教学的效率。4、联想想象法。阅读是从感

8、受和体验开始的,感受和体验的两种最重要的心智活动是联想和想象。联想、想象的功夫做得越充分,对作品内容和情感的理解就越深入。初一学生的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他们能通过联想和想象真切地感受、尽情地体验,这是他们阅读心理的优势所在。为了让学生动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采取如下学法:1、自主、合作、探究。还学生以学习的自主权,充分激活他们原有的知识经验;创设交流、协商的平台,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