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 多样化育人模式成就个性发展

尊重学生 多样化育人模式成就个性发展

ID:23081789

大小:11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04

尊重学生  多样化育人模式成就个性发展_第1页
尊重学生  多样化育人模式成就个性发展_第2页
尊重学生  多样化育人模式成就个性发展_第3页
尊重学生  多样化育人模式成就个性发展_第4页
尊重学生  多样化育人模式成就个性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尊重学生 多样化育人模式成就个性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尊重学生多样化育人模式成就个性发展  中学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受“应试教育”影响,当前我国普通高中普遍存在“同质化”倾向――同样的课程、同样的教法、同样的评价标准、同样的培养目标。这样的教育无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培养出的是整齐划一的“标准件”,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要求和社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更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创新型国家建设。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是教育面向未来的重要内容。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尊重学生个性特征,提供多样学习资源,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方向,根据学生潜能制定教育教学的方法策略,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全面、和谐的发展。

2、  个性化呼唤多样化、选择性、针对性  中学教育不能定位在升学教育,而必须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奠基,以教育滋养生命成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  多样化是实现个性化教育的基础。培养模式多样化应该是多层次的,例如,课程设置多样化、教育方式多样化、评价方式多样化、教育资源多样化等,其中关键是以特色课程带动特色教学。  选择性是实现个性化教育的要求。传统的“喂养式”10教育,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学生记,不同个性、爱好、潜质的学生吃同样的套餐、同等的量。个性化教育就要变“喂养式”为“散

3、养式”,在提供多样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允许学生根据个性自主选择。  针对性是实现个性化教育的升级。为不同兴趣潜能的学生量身定制课程和培养方案,点燃学生身上的“火种”,使他们能在各自最佳的发展点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以利于各种创造性人才脱颖而出。  构建“5-5-2-8”课程架构与实施体系,提供个性化发展空间  课程结构决定人才结构,课程质量决定人才质量。秉承“为每个学生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奠基”的理念,三十五中构建了“5-5-2-8”的课程架构与实施体系,为学生提供多元课程,让他们自主选择课程,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5-5-2-8”的课程架构与实施体系的第一个“5”是指“五有人才”培养

4、目标,即具有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中国情怀、具有国际视野、具有正义感与责任心、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具有科学精神和探究意识的创新型人才;第二个“5”是指“五制”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即学部制、学分制、导师制、学长制、走班制;“2”是指共同基础类课程和兴趣拓展类课程两大课程类别;“8”是指八大课程领域,包括语言与文学、数学、环境与自然科学技术、人文社科、美学、体育与健康、德育与实践活动、心理与生涯规划。  学校将国家必修和国家必选以及校本课程整合为共同基础类和兴趣拓展类两大课程类别。共同基础类课程是所有学生都必须完成的课程,实行班级授课制;兴趣拓展类课程是全体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及学习基础选

5、择不同领域和层级的课程,实行走班制。10  兴趣拓展类课程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所要达到的水平分为A、B、C三个层级:A级适合初步接触某领域的学生;B级适合具备浓厚的兴趣、潜质,愿意在该领域进一步提升的学生;C级适合热爱该领域、有志向、具备较好的基础和较强的能力的学生。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发展需求选择不同领域、不同层级的课程。  量身定制课程,针对性地满足特殊人才发展需求  1.与中科院联手创办“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  分析钱学森、杨福家等科学大师的成长经历,我们认识到,高中阶段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关键时期。那么,如何让学生走近科学、体验科学、恋上科学呢?我们的答案是,要为学生提供丰

6、富的环境与资源,创设成长的空间与舞台。  秉承“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教育发展教育”的大教育观,我们主动联手中国科学院京区科学技术协会,于2010年联合创办“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由此,教育界与科技界联手,基于学生发展需求设计科技特色课程,突破传统课堂边界,将学校科技教育与同步进入国家院所实验室结合起来,引领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拓展科学视野,提升科学素养,锻炼创新能力。  特色课程是特殊人才培养的基础。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的建设中,我们将课程建设作为“重头戏”。秉承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统一、宽厚基础与个性发展并重、学科教学与实践活动结合的原则,三十五中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搭配了五大课程“套

7、餐”――10国家基础必修必选课程、综合选修课程、中科院课程、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学生提供172种营养均衡且风味独具的“菜点”。  其中,中科院课程是学校与中科院合力打造的“特供”课程。在高一的基础性课程单元,每周半天请科学家为学生讲解科技前沿和热点,为学生推开科学之门,开拓科学视野,启发科学兴趣。首届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学生在一年里聆听了50余名一线科学家和科技管理工作者的讲座。  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课程贯穿整个高中阶段。学生走进中科院国家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