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复习资料.pdf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复习资料.pdf

ID:23102818

大小:460.0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4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复习资料.pdf_第1页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复习资料.pdf_第2页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复习资料.pdf_第3页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复习资料.pdf_第4页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复习资料.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复习资料.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复习一、绪论城市空间系统可以从各要素的空间位置、聚集程度以及城市空间形态几个方面分析。(P1)在评估一个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时机、开发规模、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与发展方向时,通常以经济总量和固定资产投资两个经济指标来衡量。1、节约土地资源;2、节约城市能源、水资源;3、缓解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矛盾:(1)缓解城市交通矛盾;(2)改善城市生态环境;(3)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4)有效解决“城市综合征”。二、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发展综述影响后发优势的现实因素及对策:1、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2、为过去埋单式的成本增长—密集建成区的问题;3、避免“后发劣势”。三、城

2、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工作内容与编制程序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根本社会作用是作为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和管理城市地下空间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合理地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的前提与基础,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手段之一。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任务是合理地、有效地和公正地创造有序的城市生活环境。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核心任务是根据不同的目的进行地下空间安排,探索和实现城市地下空间不同功能之间的互相管理关系。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对城市地下空间进行综合布局,协调地上与地下的建设活动,微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提供技术依据。我国现阶段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基本任务是保

3、护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尤其是城市空间环境的生态系统,增强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地面环境,保障和创造城市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原则:1、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原则(地下空间开发具有不可逆性,开发强度用一步到位;对地下空间资源要有个长远的考虑,为远期开发项目留有余地;尽肯能将能开发的地下空间尽量开发,弹性原则)2、地上与地下相协调原则;3、远期与近期相呼应原则;4、平时与战时相结合原则。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总体规划主要内容:地下空间现状及发展预测,分析城市地下空间现状,预测需求规模;调查地质状况,分析发展条件;提出地下空间开发战略;提出发展规模;确定开发功能;规

4、定主要技术指标和控制要求;规划开发层次、内容、期限;确定空间布局,综合平面和竖向规划;地下空间开发实施步骤;提出近期建设项目,实施措施和步骤。地下空间规划的特点:地下城市规划是系统性工作;地下空间规划是法制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工作具有专业性。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调查研究的三个方面:现场踏勘;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分析研究。基础资料包括:城市勘探资料(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城市测量资料;气象资料;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现状;城市人防工程现状及发展趋势;城市交通资料;城市土地利用资料;城市公共设施资料;城市环境资料。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1、

5、城市地下空间功能的确定;2、城市地下空间的需求规模预测;3、城市地下空间的布局形态确定;4、城市地下空间的近期建设安排。四、地下空间资源评估评估的依据和参考:区域地质构造;地下空间开发区域的岩石性质;水文地质条件;地面建筑对地下建筑空间的影响;地下开发深度的影响。地下空间资源数量包括:可合理开发量;可有效开发量和世纪开发量。地下空间资源根据开发深度可以分成一下三个方面:①浅层空间:地表至-30m深度开发的空间,用于商业空间、文娱空间及部分业务空间;②中层空间:由-30m至-100m深度内开发利用的空间,用于地下交通、城市污水处理厂以及城市水、电、气、通信等公用设施。③深

6、层空间:指-100m以下的地下空间,用作快速地下交通线路、危险品仓库、冷库、贮热库、油库等。五、城市地下空间需求预测地下空间开发的意义:有利于构筑资源节约型和谐城市;有利于打造布局紧凑型立体城市;有利于创建环境友好型宜居城市;需求预测的目的:改变城市发展模式,扩展城市空间容量,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活力与品质;对城市地下空间需求规模和理论规划量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估与预测,引导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有序开发。功能需求预测法(地铁隧道及车站、地下社会停车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与居住区地下空间);建设强度预测法(上位规划和建设要素影响和制约着地下空间

7、发展);人均需求预测法(地下开发的人均指标与人均规划用地指标);综合需求预测法(区位性要求、系统性要求与设施性要求)层次分析法:1、需求概念分析;2、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内部与外部);3、需求要素分析(区位、土地利用性质、地面建设强度、轨道交通、人口密度、土地价格、房地产价格、地下空间现状)(需求性质和数量、需求发生的空间位置以及需求程度);4、需求模型的建立;5、需求预测的计算;6、对需求模型进行校准,得出科学合理的地下空间需求规模。六、城市地下空间总体布局与形态城市地下空间布局: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方向,用以指导城市地下空间的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