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丙咪嗪单用与氯丙咪嗪合并西酞普兰治疗强迫症对照

氯丙咪嗪单用与氯丙咪嗪合并西酞普兰治疗强迫症对照

ID:23111924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4

氯丙咪嗪单用与氯丙咪嗪合并西酞普兰治疗强迫症对照_第1页
氯丙咪嗪单用与氯丙咪嗪合并西酞普兰治疗强迫症对照_第2页
氯丙咪嗪单用与氯丙咪嗪合并西酞普兰治疗强迫症对照_第3页
氯丙咪嗪单用与氯丙咪嗪合并西酞普兰治疗强迫症对照_第4页
氯丙咪嗪单用与氯丙咪嗪合并西酞普兰治疗强迫症对照_第5页
资源描述:

《氯丙咪嗪单用与氯丙咪嗪合并西酞普兰治疗强迫症对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氯丙咪嗪单用与氯丙咪嗪合并西酞普兰治疗强迫症对照【摘要】目的探讨氯丙米嗪及氯丙米嗪合并西酞普兰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34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氯丙咪嗪及氯丙咪嗪合并西酞普兰治疗,采用Yale-Broentipramineandthebinedtreatmentipramineandcitalopramforobsessive-pulsivedisorder.Methods34caseslydividedinto2groupsandipraineonlyandiprainepluscitalopram;Y-BOCS,HAMDandHAMAentthescoreso

2、fY-BOCS,HAMDandHAMAinbothgroupsdecreasedgreatlyoresignificantly;thereentipramineandcitalopramiseffectiveforobsessive-pulsivedisorderanditisipraminecitalopramobsessive-pulsivedisorder  强迫症是一种慢性的、较为常见的精神障碍,其终生患病率约为2.5%,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氯丙咪嗪和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能有效地治疗强迫症,但仍有30%~40%的强迫症患者对SSRIs及TCAs疗效差

3、,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诊断错误、治疗时间不够、治疗剂量不足、依顺性差等。因西酞普兰对肝细跑色素P4so酶的影响在SSRIs中最小,几乎没有配伍禁忌,安全性较好,故我们试用西酞普兰合并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现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所有病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符合CCMD-3强迫症的诊断标准;Yale-Brog/d,2周内加至300mg/d;西酞普兰起始剂量为20mg/d,2周内加至40~60mg/d。所有病人连续治疗12周。失眠者加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不合并其它抗精神病药物。  治疗前及治疗后每2周评定一次Y-BOCS、HAMA、HAMD,治疗后每2周评定1次副反应量表

4、(TESS),由经过培训的2名临床医师进行(两者间一致性检查Kappa=0.88)。所有入组病人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各一次。  1.3疗效评定以治疗前和治疗后Y-BOCS的减分率评定临床疗效(≥50%为痊愈、≥35%为显效、≥20%为有效、<20%为无效)。  1.4统计方法数据采用χ2和t检验。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12周后,合并组痊愈6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2例;单用组痊愈5例,显效3例,有效4例,无效5例,两组显效率分别为62.9%和46.2%。有效率分别为85.2%和69.2%,以合并组疗效显著较好,两

5、组疗效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  2.2量表评定结果单用组和合并组治疗前后量表分值比较见表1。两组间各时点的Y-BOCS、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均<0.01),说明两组均有效,且疗效相似。表1治疗前后Y-BOCS、HAMA、HAMD评分比较注:组内比较﹡P<0.01;组间比较△P>0.05  Y-BOCS总分,合并组在治疗2周后,比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单用组在治疗4周后才显著下降(P<0.01),表明合并组显效时间早于单用组。合并组在治疗后2、4、

6、8、12周末减分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合并组在治疗各时段减分率均高于单用组(P<0.01),说明西酞普兰合并氯丙咪嗪联合治疗强迫症,疗效早于且好于单用氯丙咪嗪治疗。见表2。表2两组治疗前后Y-BOCS评分及减分率比较  两组副反应情况,据TESS分析,合并组出现不良反应11例(64.71%),单用组不良反应10例(58.82%),两组之间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出现均为口干、便秘、恶心、心慌等,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详见表3。两组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均无异常。表3两组治疗后TESS发生情况比较  3讨论

7、  强迫症的发生机理可能与脑内5-HT功能低下有关[6],氯丙咪嗪、西太普兰、氟西汀等对强迫症的治疗均有效[7],但单一用一种药物治疗强迫症的有效率只有50%~60%[8]。对于强迫症的治疗目前倾向于在应用SSRIs的基础上合并氯丙咪嗪[9],或加小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10、11]。  本研究结果显示,氯丙咪嗪合并西酞普兰治疗强迫症总有效率及显效时间优于单用氯丙咪嗪,但在统计学上未能有显著差异,临床观察优于单用,起到增快、增效作用,与国外一些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