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从学生的笔尖汩汩流出

让生活从学生的笔尖汩汩流出

ID:23146429

大小:4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4

让生活从学生的笔尖汩汩流出_第1页
让生活从学生的笔尖汩汩流出_第2页
让生活从学生的笔尖汩汩流出_第3页
让生活从学生的笔尖汩汩流出_第4页
让生活从学生的笔尖汩汩流出_第5页
资源描述:

《让生活从学生的笔尖汩汩流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中语文论文让生活从学生的笔尖汩汩流出【摘要】让学生写出个性的、真情实感的文章一直是作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困扰着无数的教师。笔者认为要根治“作文恐惧症”必须走“生活化作文”之路。本文从“生活化作文”的必要性、来源、及教师指引这三方面来探讨了“生活化作文”的具体实践问题。【关键词】生活化;作文;教学;指引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老师走进教室,告诉学生这节课是作文课,学生们一听到“作文”两字就会发出长长的叹息声,叹息声后有的板着一张脸,咬着笔苦思冥想,有的双手托腮,眼神放空,有的急忙拿出《高中生优秀作文选》等查找资

2、料,这一场景屡见不鲜,着实让人忍俊不禁,但却给我们语文教师以深深的思考,怎样才能开展有效的作文教学,让学生不再谈“作文”色变。反思我们的课堂作文教学,确实是力有不逮的。很多教师常常把作文课堂的重点放在作文技巧、结构的传授上,导致了学生在写作文时的“失语”。这不禁让笔者想起叶圣陶老先生曾经着重指出的:“我们要记着,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空头念着是没有用的,应该去寻找它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真实的水来”。而陶行知也异曲同工地说过:“作文

3、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作文是学生生活的镜子”,这些真知灼见,精辟地点明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的确,我们在作文教学上经常在做的就是舍本逐末,不顾生活,不断地让学生写作文,学生没有足够的积累,挖空心思为文,一次,两次,最终就会谈“作文”色变。如何让学生畅快为文,唯有走“生活化作文”之路。所谓“生活化作文”就是教师在作文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关注社会,感受时代脉搏,让他们在生活中体会、揣摩和积累丰富的生活语言,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体验生活的感动和乐趣,再将生活的感悟通过恰当的文

4、字形式表达出来,产生新的思想体验的作文。刘德新.尝试用生活化作文扭转作文训练无序化状态[J].三峡大学学报,2010:373.相对于传统的写作教学,“生活化作文”更注重的是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一、“生活化作文”的必要性(一)“生活化作文”是高考作文的真切呼吁综观近6年的浙江省高考作文,从06年的“生有所息/生无所息”,07年的“行走在消逝中”,08年的“触摸城市与感受乡村”,09年的“绿叶对根的情意”,10年的“角色转换之间”,到11年的“我的时间”,无不透露出浓厚的诗意与生活气息。命题者

5、希望借由此类作文来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生活,考察考生们对人的生存态度、生命质量、心灵世界等精神生活与审美体验的认识。而我们的学生还是停留在前几年作文的遗风中,大多数学生喜欢对历史人物、5事件做一番华丽的演绎,动笔不是司马迁、苏轼就是庄子、李清照,那些不与现实生活发生碰撞,内容没有现实和理想的依附,缺乏激情和生命的文章仍在招摇过市。其实早在07年,浙江省高考阅卷组就提出了“套话作文”这一概念,对学生在作文中大量出现的李白、苏轼等素材以及作文结构三段论、作文缺少真情实感提出了质疑,这一类缺失现实、

6、缺少生活的文章很难再在高考高分作文中占有一席之地,转变此类文风,让真实、生活的作文重现学生的笔端成为了当务之急。(二)“生活化作文”是个性为文的真实呼唤审视我们现在的高中生作文,很多作文都有着似曾相识的面孔,写失败,即写考试失利,比赛失利;写坚强,必写张海迪,史铁生,司马迁;写父母,定写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为自己送伞,送衣服。一次作文写下来,满眼所见的都是雷同的情节,雷同的人物,雷同的场景,这样的文章根本看不见学生的真情实感,真性情,又怎么能够打动阅卷者呢!难怪王荣生教授毫不客气地指出:“作文教学一直颠沛在

7、伪圣化的道路上,一直圈定在模式化的套子里,统一的公共思想,唯一的‘群性话语’取代了学生丰富多元的精神方式和说话自由。”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481.而“生活化作文”旨在培养学生将目光聚焦到社会生活的前台,寻常生活的角落,人文地审美地去思考,从而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自觉为文,个性为文。只有这样让学生将自己的个性、兴趣、爱好、志向、情感、观念融入到作文中去,学生写出的文章才是灵动的,富有生活气息的,才能彻底摈弃千篇一律的“套作”。(三)“生活化作文”是长远发展的真情诉

8、求众所周知,作文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在高考中获得高分,而是让学生乐于表达,甚至走上社会之后,仍然能热爱写作,有的甚至将写作作为自己终生奋斗的事业。目前的作文现状则是教师常常关起门教授作文,讲技巧,讲结构,脱离社会实际,致使学生缺失生活体验,使他们的习作常常陷入无事可写,索然无味的境地。这样的作文现状很难能让学生乐于表达生活,甚至将作文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去奋斗。要想扭转这一局面,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理顺作文与生活的联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