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综论

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综论

ID:23148972

大小:62.05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1-04

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综论_第1页
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综论_第2页
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综论_第3页
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综论_第4页
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综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综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综论摘要:本文从期待视野、想象共同体、种族与性别、心理分析四个角度,选取笔者认为各自有代表性的学术成果,论析自1970年代以来华裔美国文学在美国学界的研究脉络,探讨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美国学界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多有借镜之处,其中的洞见与不见也是值得深思的课题。关键词:期待视野;想象共同体;种族;性别;心理分析论文联盟1960年代末美国民权运动兴起,亚裔美国文学研究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亚裔文学在数量与质量上的长足进展,也为亚裔文学批评带来更多的研究视角从文化民族主义,到同构型与

2、异质性的相互辨证;从男子气概与女性主义的二元对立,到在特定的历史场景中将族裔、性别、性态三者有机结合;从泛亚时代对亚裔共同体的集体想象,到“后”理论潮流中的各种困境与可能。此处对研究状况的线性描述,绝非说明后者替代前者,学科成熟至今,各种理论方法因势利导,齐头并进。本文综观美国学界四十年来对华裔文学的研究状况,厘清学术演进的来龙去脉,辨析研究成果的利弊得失,试图对该学科的发展与现状作出全深入的评断一、期待视野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综论摘要:本文从期待视野、想象共同体、种族与性别、心理分析四个角度,选取笔者认为各自有代表性的学术成

3、果,论析自1970年代以来华裔美国文学在美国学界的研究脉络,探讨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美国学界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多有借镜之处,其中的洞见与不见也是值得深思的课题。关键词:期待视野;想象共同体;种族;性别;心理分析论文联盟1960年代末美国民权运动兴起,亚裔美国文学研究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亚裔文学在数量与质量上的长足进展,也为亚裔文学批评带来更多的研究视角从文化民族主义,到同构型与异质性的相互辨证;从男子气概与女性主义的二元对立,到在特定的历史场景中将族裔、性别、性态三者有机结合;从泛亚时代对亚

4、裔共同体的集体想象,到“后”理论潮流中的各种困境与可能。此处对研究状况的线性描述,绝非说明后者替代前者,学科成熟至今,各种理论方法因势利导,齐头并进。本文综观美国学界四十年来对华裔文学的研究状况,厘清学术演进的来龙去脉,辨析研究成果的利弊得失,试图对该学科的发展与现状作出全深入的评断一、期待视野1976年《女勇士》出版后,虽然好评如潮,但汤亭亭撰文“美国批评者的文化误读”以反驳批评者的误解__超过半数的评论都加深了“不可理解的异国神秘东方人”的刻板形象,而汤亭亭本人被认为是东方文化大使,与汤的初衷背道而驰。随后,汤的另两部

5、非自传且多少与政治相关的作品,接受程度则差强人意。相比《华女阿五》、《喜福会》等作的畅销,赵健秀等人为对抗美国主流偏见,抨击亚裔自我同化,而勾沉旧作、苦寻出版的艰难愈加突显。据此,我们看到美国主流对亚裔作家与文学所抱持的期待视野与接受标准:作家应是“模范少数族裔”的一员,作品中的人物应符合白人读者的东方主义想象。期待视野在亚裔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亚裔作家的种种发言立场、书写角度、写作策略几乎无不围绕“期待视野”展开。在鼓吹“自由、平等”的“美国梦”里,“多元文化主义”带来的众声喧哗,貌似兼容并蓄的百家争鸣,实则改头换

6、面的霸权回音,它表面乐于接受一切差异,却将负面现象归结为弱势群体自身的局限,暗中为权威掩盖谎言、推卸责任。当亚裔被冠以“模范少数族裔”的光环,他们既被利用为打压黑人的工具,也被白人拒之门外,“模范”的潜台词即“差异”,于是“不可理解、无法融入”的亚裔是美国主流的臆造,此即“文学唐人街”的立论所在。Partridge认为内/外、我们/他们、美国/中国等二元对立的思维制约着美国主流读者对华裔文学的接受状况,而任碧莲的小说正在修改主流成见,重新界定族裔性,以突破文学唐人街的桎梏:任摈弃亚美文化冲突的二元对立模式,转而用人物周旋于

7、各种经验与影响的过程去表现亚裔移民。与Partridge的观点相似的是YoungsukChae的《政治化亚裔美国文学:走向一种批评的多元文化主义》,创造一个反叙述的空间,探讨亚裔作家如何看待种族间的不平等,是默认成规以符合主流的期待视野,抑或挑战主流做文化的独行者。Chae对多元文化主义亦持批判态度,认为多元文化主义将文化差异商品化、本质化,突出异国情调的美学话语,造成差异的等级化。赵健秀对汤亭亭等人的批判不无道理,后者迎合主流的写作多少造成了华裔文学的刻板模式化。以《喜福会》为例,小说的整体结构建立在压抑的中国文化与自由

8、的美国文化之间的二元对立上,应和美国主流的期待视野。Chae不禁要问有没有让亚裔文学获得主流认可的定模式?成功的亚裔文学中是否真有不可取代的本质成分?Chae追溯主流期待视野形成的历史脉络:1965年后,本国政治、经济动乱且受美国意识形态影响来美的亚洲移民作家,许多已不再热心政治议题,并对自身的社会地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