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的体裁分类》word版

《楹联的体裁分类》word版

ID:23150376

大小:65.1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4

《楹联的体裁分类》word版_第1页
《楹联的体裁分类》word版_第2页
《楹联的体裁分类》word版_第3页
《楹联的体裁分类》word版_第4页
《楹联的体裁分类》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楹联的体裁分类》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楹联的体裁分类(草稿)前言为什么要对楹联进行逻辑分类?从对联研究史上看,首先为对联进行归纳整理的是清代文学家梁章钜。列出十个门类。如(1)故事(2)应制(3)庙祀(4)廨宇(5)胜迹(6)格言(7)佳话(8)挽词(9)集句(10)杂缀这种分类不是按一定逻辑划分。紊乱,混杂。后人也有按楹联应用范围划分,有的按思想内容划分,有的按艺术功能和社会作用划分。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本文试图将各种楹联以新的角度进行划分。按体裁分类,给出他们应有的历史地位,和理论位置。楹联是一种讲究对称的文化艺术。目前有一种倾向,认为楹联越对称就越好,甚至要把某一种

2、规则上升到基本规律的高度形成马蹄韵的一统联坛,凡不符合此联律基本要求的作品就不应称其为楹联。都将自古至今大批对联排斥在外。连早有定论的联史第一副春联也被判出局,是对历史的一种否定,这是不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对楹联繁荣极其有害。我的划分目的是从实际出发,试图将历史上出现的各种对联纳入视野,给出较为完整的科学的分类,界定,从而总结他们的共性,找出一定的规律。对联的形成和发展直接受各到种文体的影响,产生了风格各异的对联,对这些对联的态度,要象诗词界对待非律古诗一样,不能粗暴把非律对联开除出局,而应该有合理的位置,应该两着并重,才有利对联的繁荣与发展。为

3、了说明要重视非律联理由,我将从物质世界的构成,诗词的发展作为例子说明对楹联分类归纳是和他们一致的。(一)对称与破缺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有律与无律是并行于今古诗联的客观实在在微观世界有对称与自发对称破缺,孙逐明先生已有说明。简而言之是说对称是构成我们这个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则。但对称是有层次的,一种对称的存在是相对的,没有绝对完美的对称。在一定层次上的对称必定有不对称的因素出现,这就导致需要在更高层次上形成新的对称。再出现新的破缺。又需要新的对称。实际不仅微观,宏观宇宙也是对称破缺交替。例如我们的地球和月亮构成地月系统,月球已近似圆周轨道绕地球运行

4、。开普勒说圆轨道是最完美的对称。体现这世界的和谐。其实地月相互影响,月球是绕月地系统的质心做圆周运动,地球质量大,所以这个系统质心在地球上而非地心。相对地心而言,轨道就非圆形,同常的说法是种近似成立。所以对地心而言对称被打破,月地系必须和其他行星系共同形成新的对称,这就是以太阳为中心的对称结构,而彗星又破坏太阳系的对称,又有银河系的形成。正是对称和破缺的交替形成丰富的世界。没有破缺,世界就是单调的,停止的,最后走向沉寂。在我国汉语言文化齐梁以前的诗歌是无律的,格律发端于初唐逐渐形成并渐成熟。在盛唐达到鼎盛。就在格律诗鼎盛时,乐府、五古、七古等古体诗

5、一样繁荣。而且由于绝句律诗短小,只能写些简单景色、表达简单的情感,所以发大义论,写复杂的情感,叙事,还是用乐府、五言、七言等古诗。李白主要以蜀道难,将进酒、梦天姥吟留别。杜甫以三吏三别,兵车行,咏怀、北征。白居易的琵琶行、长恨歌等奠定他们的地位。而不是他们格律诗。在唐诗300首古本中,格律诗208首,古诗、乐府92首。虽然现在的诗坛,似乎诗风只吹格律诗。好在诗歌的分类早已完成,非格律诗歌地位是撼不动的。再看联坛。“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对联始祖,就不合此联律。红楼梦贾氏宗祠联“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功名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也不合此律。五四

6、运动后,格律放宽,有大量的并不合此律对联出现。如胡适挽鲁迅的联“译死魂灵,竟成噩梦,归化十月;作自由书,长留热风,去无二心”。有人粗略估计有历史上有三分之一的联不合此律。此联律通则一出,其实是限制更加苛刻。二、规律的形成和破坏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格律的形成和破坏是诗联繁荣的不同阶段。规律是一种客观存在,只能观察分析总结现象,通过找到产生这些现象的共同原因,这个共同原因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制约着事物之间关系的规律。条件变化,事物之间又服从其他的规律。例如牛顿三定律是力学体系的基本规律,可是物体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时,牛顿就不适用。爱因斯坦创立了狭义相

7、对论。人们才知道牛顿只于低速运动的物体。狭义相对论包含牛顿定律。看诗歌的变化,我国诗经记载的古诗、及以后的乐府、词、曲开始都是歌词,古时作曲的人少。同一个曲子,大家来填词。就象前些时的“大长今”好听,不少人填了新词,我都知道有四种以上的歌词。古时唱歌的方法和现代人可能不同。在京剧里有种说法是字正腔圆。我想京剧保留较多的古代唱法。何谓字正腔圆?我的理解是“我”字唱出来就是“我”字,而不是唱成“握”、“窝”。“泥”不能唱成“你”、“逆”。词话说有的词不能唱,是否说一唱这个字却是另一个字的发声了。现在唱歌受美声唱法影响,吐字含混,所以什么词都能唱了。听不

8、清楚没关系。更何况现在作曲人多,是一词一曲,量体裁衣,不怕唱不出来的。随着曲子的散失,有的写诗的人不懂曲律,写的诗就不能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