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与书法》word版

《楹联与书法》word版

ID:24873532

大小:1.34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16

《楹联与书法》word版_第1页
《楹联与书法》word版_第2页
《楹联与书法》word版_第3页
《楹联与书法》word版_第4页
《楹联与书法》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楹联与书法》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楹联与书法楹联又称对联、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一门古老文化艺术,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书法是艺术化的书写,它的产生既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又是一个从民间书写到精英书写,最后二者并存共荣的过程。在中国书法发展的初期,许多好的书法作品都不知出自何人之手,甲骨文、石鼓文、金文、秦篆、汉碑各有千秋,但并未表现出明确的书法家主体意识,书法更多的流于一种书写技艺。古往今来,楹联与书法密不可分,书法是楹联的载体,楹联是

2、书法的重要内容。楹联书法,与中堂、条幅、横幅、斗方、扇面、册页一样,是书法家惯用的一种书法形式。它是由书法和楹联相结合的艺术,把平面的楹联语言形象生动、立体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形神兼备,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在传统观念中楹联被认为是雕虫小技,登不上大雅之堂,不可与诗词这些正宗的文学相提并论,楹联书法研究更是萧条冷落,罕有人问津。书法艺术的书写在过去多注重实用性,所以对作品表现形式不是太讲究,主要形式是条幅、长卷、横额、册页、扇面等。然而实际上,楹联与书法地结合在历史的长流中终于被证明是殊族璧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艺术

3、品的结合,书法在楹联中的应用不仅促进了楹联地位的提高和应用范围的扩大,同时也使书法艺术增添了一种新鲜多姿的书写形式。在楹联还在雏形的时期,可以说书法这一艺术形式就已经有自己成熟完善的体系了。究竟楹联书法这种书法形式发端于何时?书法与对联之间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沈鹏先生致孟繁锦先生的一封信,回答了上述的问题。沈鹏先生在信中言道:“大概可以说,楹联从后蜀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起便是与书法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有很强的装饰性、实用性。”还说:“楹联的诗学、文学性质,对传统文化是一大贡献,书法既是楹联的文字载体,

4、又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我们审视和评品一幅楹联书法作品,包括书法和对联两个层面,书法是直观的线条艺术,对联是内在的语言艺术。一幅好的楹联书法作品,既要有好联语的内涵支撑,又要有好书法的外观表现。联语借书法的笔韵墨趣,更显汉字多姿多彩的形体美,书法又因联语的字词优美,对仗工丽、音韵和谐、蕴含耐人寻味的诗意美。联语渗透并浓缩了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与感悟,有诗的意境和诗的韵味。书法借助笔墨线条的形质、力度、节奏、神采传递出人格、气质、情感。所以说,楹联书法,是书法和对联两种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是珠联璧合、相辅相成、相

5、得益彰的艺术品。对联产生初期,种类只有春联,当时还只是写在桃木板上。到了明代后期。开始出现书写在纸质绞绢上的楹联书法。从传世的墨迹看,书法楹联初起于晚明,如张瑞圈、德清、米万钟等;清初承其余绪,如王时敏、王铎、傅山等。兴盛于清代中期,如金农、刘埔、邓石如等,晚清时期则百花齐放,大凡能书者,均有楹联行世,洋洋大观。当楹联融入书法这一形式时,给书法本身也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楹联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书法创作的形式,而且使明清的这些文人开始思考,将书法以楹联和中堂的形式开始悬挂应用于室内的装饰。这一尝试是书画史上的一项重大变

6、革。使得书画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书画的地位由仅仅的书写提升至欣赏和展览。书画由仅仅的手上把玩提升至悬挂展览于公众。书画创作由仅仅的自我娱乐提升至彰显主人的品味。同时。楹联书法的出现,意味着一种新的书法创作形式的出现,书法由整张整幅、书信手札又增加了一种新的格式。书写的方法、内容、章法乃至用笔必然就会受到影响,其中章法所受的影响尤为显著。楹联书法的章法和手札、中堂的章法迥然不同,其形式又分为长联、短联、龙门对等,由两张长条幅的纸张构成,上下两联要求字与字相互对应,浓淡相见,相得益彰,其中龙门对与其他联还有一不同处,即

7、是龙门对子的落款不是分在上下联的两旁,而是在上下联中间的下方,内对应着落两行款识。所谓“龙门对”是指对联书法转行而形成的幅式形状颇像繁体的“门”,故而得名。楹联的书写最常见的就是对等的形式。因为上下联字数总是相等相对的,这就为对等式书写提供了前提,这种书写形式,以楷书、行楷、隶书、篆书等书体居多。可以字字相对而书,上下联对称协调。点画粗细轻重和结体的大小正侧均匀统一,但另外也有不等式的。例如写行草书,尤其是结体相连的大草、狂草一类的楹联,行气、章法上特别强调气势和变化,不是一格写一个字,而是大则二、三格一个字,小则

8、半格一字。就是采用不等式书写。但是尽管如此,上下联的整体感,仍然要协调统一,用笔的轻重徐疾,点画的俯仰顾盼,结体的伸缩连断,布白的虚实参差,既要求上下联各自独立,又要相互呼应,既变化又统一。写楹联书法,要意在笔先,成竹在胸,才能写好。楹联书法虽然与中堂、手札的形式不同,内容不同,但是其章法还是有相通之处,究其渊源,楹联书法的章法还是由中堂等的形式演化而来,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