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中数列与不等式分析

高考数学中数列与不等式分析

ID:23182895

大小:10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5

高考数学中数列与不等式分析_第1页
高考数学中数列与不等式分析_第2页
高考数学中数列与不等式分析_第3页
高考数学中数列与不等式分析_第4页
高考数学中数列与不等式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数学中数列与不等式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考数学中数列与不等式分析  摘要:高考数学中的数列和不等式两部分的知识点,在高考数学试题中都会考查,在广东高考数学中也是如此.想要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数学成绩,需要对不等式和数列这块的知识点掌握牢固,在后面的大题中往往会结合数列与不等式的知识点综合性出考题,这对考生来说是有难度的.所以学会如何突破解决这类难题很重要.本文主要讨论常见题型和解题方法.  关键词:数列与不等式例题解析  一、高考中关于数列与不等式的题型分析  1.以客观题考查不等式的性质、解法与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简单交汇.  2.以解答题以中档题或压轴题的形式考查数列与不等式的交汇,还有可能涉及导数

2、、解析几何、三角函数的知识等,深度考查不等式的证明(主要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放缩法、数学归纳法、反证法)和逻辑推理能力及分类讨论、化归的数学思想,试题新颖别致,难度相对较大.  3.将数列与不等式的交汇渗透于递推数列及抽象数列中进行考查,主要考查转化及方程的思想.  二、典型例题分析  题型一:有数列参与的不等式证明  例题1.设数列{a}的前n项和为S,已知a=1,=a-n-n-,n∈6N*,  (1)求a的值;  (2)求数列{a}的通项公式;  (3)证明:对一切正整数n,有++…+<.  解析:这道题属于数列基本运算,要求考生掌握基本知识,并且将数列和不等式

3、的基本知识点结合起来,巧妙地综合性解题.  (1)首先令n=1,代入题目所给的式子=a-n-n-,即可以解得a=4.  (2)本题有两个解题方案.  解法一:令n=2,代入题目所给的式子=a-n-n-,a=4,解得a=9.  猜想a=n,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当n=1时,猜想显然成立;  2.假设当n≤k时,a=k,S=,  则当n=k+1时,a=+k+k+=+k+k+=(k+1)  那么当n=k+1时,猜想也成立.  联合1和2得,对任意正整数n,a=n.  解法二:当n≥2时,2S=na-n-n-n,  2S=(n-1)a-(n-1)-(n-1)-(n-1)

4、.  两式相减得2a=na-(n-1)a-(3n-3n+1)-(2n-1)-  整理即可得(n+1)a=na-n(n+1)  又因为-=1,6  所以{}是首项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所以=1=(n-1)×1=n,即a=n.  (3)=<=-,n≥2  当n=1时,=1<;  当n=2时,+=1+<;  当n≥3时,++…+<1++-+-+…+-=-<,  综上所述,对一切正整数n,有++…+<.  小结:第(1)小问取n=1就可以得到答案;第(2)小问给了两种解法,比较这两种解法,用数学归纳法解答思维量、运算量都小得多,所以推荐数学归纳法;第(3)小问通过适当

5、放缩和裂项相消求和是关键.  题型二:求数列的最大值  例题2.设等差数列{a}的前项和为S,若S≥10,S≤15,则a的最大值为?摇?摇.  【分析】根据条件将前4项与前5项和的不等关系转化为关于首项a与公差d的不等式,然后利用此不等关系确定公差d的范围,由此可确定a的最大值.  【解】∵等差数列{a}的前项和为S,且S≥10,S≤15,  ∴S=4a+6d≥10,S=5a+10d≤15即,2a-3d≥5,a-d≤3,  ∴≤a≤3+d,则5+3d≤6+2d,即d≤1.  ∴a≤3+d≤3+1=4,故a的最大值为4.  小结:本题主要是根据条件的不等式关系求最值的,其

6、中确定数列的公差d是解答的关键,同时解答中要注意不等式传递性的应用.6  题型三:有数列参与的比较大小  例题3.已知数列{a}是等差数列,其前n项和为S,a=7,S=24.  (Ⅰ)求数列{a}的通项公式;  (Ⅱ)设p、q都是正整数,且p≠q,证明:S<(S+S).  【分析】根据条件首先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建立方程组即可解决第(Ⅰ)小题;第(Ⅱ)小题利用差值比较法就可顺利解决.  【解】(Ⅰ)设等差数列{a}的公差是d,依题意得,a+2d=7,4a+10d=24解得a=3,d=2,  ∴数列{a}的通项公式为a=a+(n-1)d=3+(n-1)×2

7、=2n+1.  (Ⅱ)证明:∵a=2n+1,∴S=n+2n.  2S-(S+S)=2[(p+q)+2(p+q)]-(4p+4p)-(4q+4q)=-2(p-q),  ∵p≠q,∴2S-(S+S)<0,∴S<(S+S).  小结:利用差值比较法比较大小的关键是对作差后的式子进行变形,途径主要有:(1)因式分解;(2)化平方和的形式;(3)如果涉及分式,则利用通分;(4)如果涉及根式,则利用分子或分母有理化.  题型四:求有数列参与的不等式条件下参数的取值范围  例题4.已知a>0,且a≠1,数列{a}的前n项和为S,,它满足条件=1-,数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