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罗哌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ID:23212547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5

罗哌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_第1页
罗哌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_第2页
罗哌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_第3页
罗哌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_第4页
罗哌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_第5页
资源描述:

《罗哌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罗哌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摘要】目的用相同浓度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以观察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对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以及术后镇痛时间。方法60例因上肢疾病需行手术治疗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0.5%罗哌卡因,B组0.5%左旋布比卡因,按0.4mB·kg-1体重注射局麻药,采用相同麻醉方法后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两组无显著性差异;感觉阻滞消退时间A组显著长于B组;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消退时间A组显著短于B组;Ⅱ级以上运动阻滞A组60%,B组

2、80%。结论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都是安全的长效局麻药,两者具有各自的优点,针对不同的手术需要,可选择不同的麻醉药。左旋布比卡因可提供更为满意的术后镇痛。【关键词】左旋布比卡因;罗哌卡因;臂丛阻滞;术后镇痛 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手术主要的麻醉方法,左旋布比卡因(1evobupivaeaine)和罗哌卡因(opivacaine)为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术后可维持较长期的止痛效果,具有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毒性低的特点。罗哌卡因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国内目前对左旋布比卡因的研究报道甚少,实验表明作为纯S型对应异构体的左旋布比卡因,它的麻醉效能基本和布比卡因相同[1

3、],但因去掉了A型对应异构体,所以神经和心脏毒性明显降低,临床使用更安全。本研究旨在临床观察两药应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时的特性及安全性,并评价其临床麻醉效果以及术后镇痛效果有何不同,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ASAⅠ~Ⅱ级预行上肢手术患者60例,男女不限,年龄16~60岁,体重40~85kg,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为0.5%罗哌卡因(A组),0.5%左旋布比卡因(B组)。  1.2观察方法病人入室后监测心电图、血压、心率、Sp02。开放静脉通道,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常规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采用随机双盲法选择局麻药,按0.

4、4mB·kg-1体重注射局麻药,注药后1、5、10、20、30、60min分别对感觉与运动阻滞情况进行评估,同时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  1.3评分标准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0分无痛,10分表示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测定镇痛效果;使用针刺法评定感觉神经阻滞,记录起效时间(注药至VAS<4分)、持续时间(注药至VAS<2分)、消退时间(注药至VAS≥4分);采用改良BAomage运动评级法:0级无麻痹,Ⅰ级不能曲肘关节,Ⅱ级不能抬上肢,Ⅲ级不能曲指关节,评定上肢运动神经阻滞并记录起效时间(注药至BAomage评分达Ⅰ级所需时间),最大运动

5、阻滞出现时间(BAomage评分达Ⅲ级所需时间),运动阻滞完全消退时间(BAomage评分恢复到0级);记录围麻醉期中患者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  1.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输入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60例患者经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均获成功。两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和ASA分级无组间差别。两组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与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感觉阻滞消退时间A组显著快于B组;运

6、动阻滞持续时间、消退时间A组显著短于B组(见表1)。Ⅱ级以上运动阻滞:A组60%,B组80%。A组和B组的改良BAomage运动评级0级、1级、2级、3级例数分别为0、12、12、5和O、6、11、14。与A组比较P<0.05。表1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情况  3讨论  3.1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使用神经刺激器定位提高了阻滞的成功率和麻醉效果。选择低毒、高效的麻醉药是臂丛神经阻滞安全的保证。多年来的研究表明酰胺类局麻药的药代和毒性存在镜像体选择性,其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毒性主要于右旋镜像体。左布比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是

7、布比卡因中左旋镜像体纯提取物。左布比卡因在心脑组织中的浓度是动脉血中的3倍,表明左布比卡因具有一定的组织亲和力。  人体注射布比卡因右旋镜像体的血浆峰浓度低于左旋镜像体,而游离血浆峰浓度却高于左镜像体,两型达最大血浆浓度的时间、半衰期和体内平均滞留时间无显著差异,表明布比卡因在体内的分布具有镜像体的选择性,而吸收则无此特性。所以左布比卡因在体内分布较为广泛,游离血药浓度低,毒性较小[2]。  3.2罗哌卡因是酰胺类长效局麻药,是单一型(S)异构体,效能与布比卡因极为相似。低浓度罗哌卡因具有明显的感觉与运动神经阻滞分离现象[3]。因此,针对不同的手术需要,选择

8、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行神经阻滞,不仅可满足手术要求,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