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己》教案

《求助己》教案

ID:23220654

大小:61.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04

《求助己》教案 _第1页
《求助己》教案 _第2页
《求助己》教案 _第3页
《求助己》教案 _第4页
《求助己》教案 _第5页
资源描述:

《《求助己》教案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求助己》教案[《求助己》教案]第七课、《求助己》教案编写:高亚飞教学目的:1、了解孔子“求诸己”的思想内涵,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求助己》教案。2、积累本文设计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教学重点:1、掌握重点的诗词和虚词。2、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教学难点:深入了解孔子“求诸己”的思想内涵。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一、解题“诸”,“之于”的合音,兼词,在这些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介绍孔子对弟子的思想品德提出的一系列标准。二、分析语段4.14章这是孔子对自己和自己的学生经常谈论的问题,是他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孔子并非不想成名成家,并非不想身居要职,

2、而是希望他的学生必须首先立足于自身的学问、修养、才能的培养,具备足以胜任官职的各方面素质。这种思路是可取的。孔子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申说这个话题呢?这大概与他一生追求“克己复礼”,周游列国而“累累如丧家之犬”,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分不开。可以说,不被人知道,不被人了解,这是他终身未能解开的一个“情结”。不然的话,为什么一向微言大义的圣人在这个问题上竞如此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听来总让人感到是在自我安慰或自我解嘲呢?  不过,话虽如此说,但圣人自我安慰或自我解嘲所开的药方对于那些怀才不遇者,怨天尤人者倒的确能起到强心镇静的作用哩

3、。  更何况,无论别人知不知道自己,了不了解自己,苦练内功,增强才干总是不错的罢。14.42本章里孔子再谈君子的标准问题。他认为,修养自己是君子立身处世和管理政事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做,才可以使上层人物和老百姓都得到安乐,所以孔子的修身,更重要的在于治国平天下。儒学的进修纲要  刘宝楠《论语正义》解释说:“修己就是修身,安人就是齐家,安百姓就是治国平天下。安人安百姓都建立在修身的基础之上。”  这么说来,《大学》所列的修、齐、治、平进修阶梯,实际上上已由孔子在这里亲口说出来了。  那一段是不是儒学进修的纲领性文字呢?这当然也不是发现了

4、什么新大陆。不过,从我做起,首先解放自己,然后是家人,然后是全社会的人,这倒正是儒学的进修历程。  一言以蔽之,由内而外,由己及人,修身正己而天下平。7.3「评析」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万分忧虑。他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之间也有内在联系,因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或“不善”,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圣人的忧虑  圣人的忧虑当然都是他所处的时代的反映和社会现实的照,不然的话,他忧虑什么呢?  更

5、进一步说,圣人所忧虑的四种现象实际上又不只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才有,而是每一个时代甚至每一个人都可能出现的过病。  不讲品德修养,不讲学问,不讲正义的原则,不改正缺点错误,只讲金钱,只讲赚钱之术,唯利是图,有钱就是大哥。这些现象,难道我们还见得少了吗?“读书热”在哪里?“学问热”在哪里?“雷锋精神”又在哪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更不用提了!  所以,圣人真是“一肩挑尽古今愁”,连他的忧虑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他的救世主义的精神,至今不也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吗?7.30从本章孔子的言论来看,仁是人天生的本性,因此为仁就全靠自身的努力

6、,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我欲仁,斯仁至矣。”这种认识的基础,仍然是靠道德的自觉,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就有可能达到仁。这里,孔子强调了人进行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动性,有其重要意义。5.8在这段文字中,孔子对自己的三个学生进行评价,其评价标准就是“仁”。他说,他们有的可以管理军事,有的可以管理内政,有的可以办理外交。在孔子看来,,他们虽然各有自己的专长,但所有这些专长都必须服务于礼制、德治的政治需要,必须以具备仁德情操为前提。实际上,他把“仁”放在更高的地位。第二课时6.12从本章里孔子与冉求师生二人的对话来看,冉求对于学习孔子所讲授的理论产生

7、了畏难情绪,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非常吃力。但孔子认为,冉求并非能力的问题,而是他思想上的畏难情绪做怪,所以对他提出批评。切勿画地为牢,裹足不前  走不走得到是能力问题,走不走却是态度问题。  画地为牢,裹足不前,这是知难而退,自甘堕落,教案《《求助己》教案》(..)。所以孔子深恶痛绝,当面驳斥冉求的说法。  所谓“世上无难事,只要背登攀。”一个人不管做什么那,只要肯立志,坚决地去做,做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走到哪步算哪一步。换句话说,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事实上就总会有所收获。相反,凡事太功利主义,还没有开步就问终点何在

8、,利益何在,期望值太高,太迫切,往往会产生畏难情绪,结果便很容易画地为牢,自己把自己限定在一个范围内,甚至裹足不前,打退堂鼓了事。  冉求正是想打退堂鼓,所以圣人予以激励,要求他开步向前走,哪怕“中道而废”,也比停步不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