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社交礼仪差异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社交礼仪差异

ID:23259043

大小:8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6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社交礼仪差异_第1页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社交礼仪差异_第2页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社交礼仪差异_第3页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社交礼仪差异_第4页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社交礼仪差异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社交礼仪差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社交礼仪差异摘要:在跨文化交际日益盛行的的今天,由于中西方在社交礼仪上存在差异,屮西方人士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常常发生误会和冲突。因此,了解中西方社交礼仪的差异变得十分必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中西社交礼仪在诸多方面的差异,并对产生差兄的原W进行探究,木文主要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思维方式的不同、价值观的不同等方面进行分析。了解中西方社交礼仪的差异以及产生的差异的原因,宥利于减少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社交礼仪冲突的发生。关键字:跨文化交际:社交礼仪;差异Abstract:With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becomingmoreandmorepopulart

2、oday,misunderstandingsandconflictoftenoccuramongChinesepeopleandforeignersinsocialactivitiesowingtodifferencesofsocialetiquettes.Asaconsequence,knowingmoreaboutthedifferencesbecomesquitenecessary.Besides,thewriteranalysesthecausesmainlyfromaspectsasdifferencesofcultures,modesofthink,values,andsoo

3、n.Knowingthedifferencesofsocialetiquettesbetweenchinaandthewesterncountryandcauses,dogoodtoreducetheconflictin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Keywords: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SocialEtiquettes;Difference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以后,中西方人民的沟通愈加紧密,跨文化交际日益繁荣。由于中西方的历史与文化的不同,各国人民在进行礼尚交往时的习惯也有不少差异,尤其,礼仪上的

4、差别很大。因为不了解这些差异而引起的误会和冲突并不少见。因此,了解屮两方社交礼仪的差异很有必要。掌握中西社交礼仪差异的知识,有利于我们在以后的跨文化交际中减少甚至避免礼仪冲突的发生,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实现,从而促进中西方文化的沟通与交流。一,中西方社交礼仪差异的表现(一)见面问候语的差异在中国,见面问候语一般是“吃了吗?”“去哪呀?”“忙什么呢?”“上班去?”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样的问候语能表现出对对方的的亲切,热情。中国人与西方人会面时,常常也会用“吃了叼?”“去哪呀?”等等表示亲切的见面语来问候初次认识的外国朋友,认为这样能拉近彼此的关系,殊不知却让外国朋友觉得这样的问候很突兀,尴尬

5、甚至反感。0在他们的文化中这是对自己的一种盘问甚至可以说是对个人隐私的一种侵犯。因此,有时候中西方人士在第一次见面时就会因为中国人说的第一句问候语而出现不愉快的情绪,这会让我们在外国友人面前留下不好的印象,显然在这样的情况下双方交际也很难顺利进行。所以,在以后的交际中要充分考虑到对方的语言礼仪,减少因此而带来的社交冲突。在西方国家,日常见面问候,他们只说一句“Hello!”来问候对方。按见面时间不同,说成“Goodmorning!”“Goodafternoon!”“Goodevening!”就可以了,简单自然,既能问候别人,又不涉及个人隐私。另外,中国人也很喜欢在见面时寒暄一下,寒暄的内

6、容大部分都是关于对方的情况,比如,“今年多大了啊?”“在哪个单位工作啊?”“工资多少啊?”“谈女朋友了吗?”“准备什么时候结婚?”等等,说话人问这些问题表明在关心你,是拉近彼此关系的一种方式,但在西方文化中,年龄、工作单位、收入、婚姻家庭状况等话题属于个人隐私,都不愿意被别人提及。@那么,了解彼此差异过后,在与西方朋友谈话时,要避幵这些涉及私人信息的话题,以免出现不愉快的场面。(二)告别语的差异①张燕.中西社交礼仪的差异[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铒学社会科学版),2009,(06):118-119.②张爱苗.浅析中西方社交礼仪的差异[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8,(06):74-76

7、.告别时,分不同场合,有不同的告别语。在中国如果有客人来家里做客,临走时,主人会说“慢点走”“走好”之类的客套话,客人则一般会说“请留步”“不要远送了”。对中国人而言这些都是十分正常的告别语,也是在中国文化下长久形成的规范告别语。倘若,你对一个到家里做客的外国人在告别时说“慢点走”或者你去一个外国朋友家去做客临走时对他说“请留步”“请不要远送”等,他们会觉得很不解。因为在西方人眼里,你说“慢点走”,他们会认为这是一种对他们的耍求,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