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与探索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与探索

ID:23270550

大小:11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05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与探索_第1页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与探索_第2页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与探索_第3页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与探索_第4页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与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与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与探索  摘要: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各大院校研究的课题,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培养学生兴趣、转变教学模式、创新型师资队伍培养、创新平台建设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创新能力;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创新平台  作者简介:牛印锁(1973-),男,河北定州人,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刘晋(1974-),男,河北涿州人,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师。(北京102206)  基金项目:本文系华北电力大学2010年教改项

2、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7-0020-03  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这就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创新型工程人才,增强综合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该计划具有三个特点: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很多大学都积极参与了该计划,

3、出台了卓越计划人才选拔机制,修改了教学大纲,努力探索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9  华北电力大学近些年一直保持快速发展,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构建了以基本实验模块、校内实践模块、仿真实践模块、校外实践模块为构架的“四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从2007年开始设立了本科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选拔基础好的学生,配备了高水平的教师,经过几轮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带动了普通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2010年教育部提出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学校积极响应,

4、建立了相应的培养体系。无论是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还是卓越计划实验班都对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全体教师努力地探索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建立一个复杂而完善的体系,本文就其中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面临的问题  2012年在西安召开了卓越计划教师培训班,会上各个学校的教师进行了广泛、深入地交流,认为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缺乏创新意识  很多学生从高中升入大学后延续了高中时代那种学习―做题―复习―考试的模式,无法体会到工程

5、实践的意义,因此对学习丧失了兴趣,更无法谈及创新意识。有些同学学习很好,但功利心很重,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获得奖学金、获得研究生保送资格,一到实践环节就不太认真,也不愿意下力气参与创新活动。  2.教学模式需要改变9  在教学内容上,大多数教师还停留在原来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的讲解,重视知识的记忆,而没有教授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主导,忽视主体,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围着教师转。[1]在课堂上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缺乏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老师  

6、目前学校的绝大多数老师都没有企业工作的经历,对企业的工作模式、工程的认知非常少,更加缺乏研发工业产品的能力,因此在培养学生时无法传授相关的知识。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不利。  学校的相关制度难以转变教师普遍的“重科研、轻教学”倾向。因此,很少有老师愿意到企业接受工程实验教育并在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因此需要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对教师的引导。  4.缺乏创新人才的培养平台  目前的教学模式主要是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实践环节是工科院校的重要教学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目前大多

7、数实验台都来自于教学仪器制造厂。厂家为了保证学生和设备的安全而将实验台做成了傻瓜模式,接不了几根线就可以测试数据。学生对实验中的各个单元及整个系统缺乏必要的认识,实验台的开放性较差。  开设的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实验,学生按照步骤做一遍就算完成了,缺乏必要的思考。有些实验项目虽然删掉了实验步骤,规定由学生自行设计,但大多数同学从网上或其他途径下载实验指导书,使得“自行设计”这一要求流于形式。  有些基础好、素质高的同学乐于进行探索,希望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或者参加一些竞赛,但缺乏相应

8、的平台支持。  二、解决途径9  针对以上问题,经过认真思考,认为有必要从多方面入手改善目前的状况。  1.培养学生对工程实践和创新的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个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如果大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了兴趣,那必然会认真学习相关的知识,老师就不必天天要求他们去学,辅导员的管理工作也会减少很多。他们求学的目的就会发生改变。注意力就会放到科学知识上,而不至于功利心那么强烈。他们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应该怎样去学,从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