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从语言哲学的角度看翻译的“二元对立”

对于从语言哲学的角度看翻译的“二元对立”

ID:23271371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6

对于从语言哲学的角度看翻译的“二元对立”_第1页
对于从语言哲学的角度看翻译的“二元对立”_第2页
对于从语言哲学的角度看翻译的“二元对立”_第3页
对于从语言哲学的角度看翻译的“二元对立”_第4页
对于从语言哲学的角度看翻译的“二元对立”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于从语言哲学的角度看翻译的“二元对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于从语言哲学的角度看翻译的“二元对立”从语言哲学的角度看翻译的“二元对立”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从语言哲学的角度看翻译的“二元对立”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对立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大观点则认为翻译从其本质上说是将一种源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活动,因此“二元对立”现象可以并且应当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2、翻译中二元对立以及其哲学相对性  2.1可译与不可译的二元对立  讨论可译与不可译这个理由的前提是先要解决可译与不可译名称上的歧义,即将可译与不可译的概念界定清楚。因摘

2、要:在中外翻译的历史上存在着许多诸如归化与异化等的“二元对立”理由。事实上这些理由都是有着深刻的语言哲学根源的,而另一方面语言哲学也深化并延拓了翻译理论。我们可以通过深入研究语言哲学从而打破“二元对立”的禁锢。同时,本文还将通过结合分析几个“二元对立”现象的例子来提出一些对于“二元对立”理由的新观点。  关键词:语言哲学“二元对立”  1008-925X(2012)O9-0020-01  中外翻译实践中存在许多“二元对立”现象,诸如可译与不可译的二元对立,直译与意译,形似与神似的的二元对立,科学论和艺术论的

3、二元对立和归化异化的二元对立实际上并不是绝对的对立,而是具有相对性。本文先通过探究翻译中二元对立的哲学语言学根源,接着分析上述种种二元对立现象的相对性,最后试图对一些理由进行批判和超越。  1、翻译中二元对立根源探究  对于翻译实践中“二元对立”现象的解释众多复杂,但是总的来看主要有两大出发点:一个是从哲学的角度研究“二元对立”现象的根源,认为这个现象的深层次理由可以站在哲学的高度进行阐述分析;而另一大观点则认为翻译从其本质上说是将一种源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活动,因此“二元对立”现象可以并且应当从语言

4、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2、翻译中二元对立以及其哲学相对性  2.1可译与不可译的二元对立  讨论可译与不可译这个理由的前提是先要解决可译与不可译名称上的歧义,即将可译与不可译的概念界定清楚。因为可译与不可译字面上有两方面含义:能力与权利。能力可以通过学习获得,而学历和相关证书即是能力的证明。显而易见,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很多源材料都是不可译的,而反过来对于一个拥有高学历又经过多年翻译训练和实践的译员来说,上述不可译的材料基本就变得可译了。  2.2直译与意译,形似与从语言哲学的角度看翻译的“二元对立”

5、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zbjy.提供,.神似的的二元对立  很久以来,直译与意译的争论一直存在于我国翻译界之中,至今尚未有定论。顾名思义一下,直译就是保持文字形式相似的基础上传达原文的意思,而意译则不受文字形式的制约,只求全面传达原文承载的所有信息。  2.3科学论和艺术论的二元对立  科学论和艺术论的二元对立实际上建立在以上的讨论基础上。  科学论观点持有者认为,无论从尊重原还是翻译科学性的角度看,都应采用直译的策略,体现出翻译作为一种语言技术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而且还体现了对原作的忠实。而任何在原作

6、基础上的修改或加油添醋都是不严谨,不科学的行为。  相反,艺术论观点持有者则认为,从结果看,译文作为一篇文字作品都应具有艺术的属性,都应体现译文语言的艺术性。  3、翻译中批判与超越  3.1“语言—言语”之批判:翻译的客体是文本  翻译理论在21世纪这一新的历史纪元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因此21世纪也被称为“翻译新世纪”。其中,对于翻译主体客体的重新定位具有重大作用。  传统译论认为,翻译的主体即译者,客体即是文本。然后,随着发展,这种观点的局限性逐渐展露出来。译者面对的最大困难和挑战存在于自己的头脑之中,

7、而不是客观世界。因为实际上译者并不是一块镜子,起到机械反映原文本的功能,而是运用自己所学,将原文本完全消化之后,再用译文语言将其重现,其功能其实类似于透镜:一面是原的意图和思想,另一面则是译文。  因此需要将翻译的主体客体重新定位。翻译的主体可以是译者或翻译理论学者,并且其拥有翻译行为的权威性,灵活性和掌控性。主体的功能发挥以及价值体现在客体可容许的范围内自由灵活变动;而客体除了原文及译文文本之外还应包括原和原作及译文的读者,如上所述,客体为主体活动的灵活变动限定了一个范围。  当主体的天赋和潜力投入到客体

8、之中,其价值才得以实现,才有作用。从主体角度来说,不管是译者还是理论学者,其活动必须在三个客体(原文及译文文本,原和原作及译文的读者)的限定和筛选之后,才能真正地具有价值和作用。  3.2“源语文本—译语文本”之批判:从两端到过程  把源语文本和译语文本视作一条线的两端,记作1和10,则这之间的2-9分别代表不同的翻译理想程度。参照上文可译不可译的讨论,源语文本1可以理解为完全的不可译,而相反译语文本10则是理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