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基本途径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基本途径

ID:23329540

大小:10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5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基本途径_第1页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基本途径_第2页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基本途径_第3页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基本途径_第4页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基本途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基本途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基本途径  在物理课程中,实验和科学探究有着紧密的联系。从科学探究的角度看,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之一,是物理教学中实施科学探究活动的主阵地;从实验教学的角度看,物理实验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跟科学探究一样,也具有多维的课程目标,除了学习知识、训练技能以外,物理实验还在发展学生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握实验教学的特点,努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措施,在实验教学中融合科学探究的成分,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一、营造实验探究

2、教学的氛围,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宽松、和谐、自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够使学生思维活跃,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能够最大限度地将学生外显的或内隐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想参与、敢探究、要表现的以“我”为中心和学生互助学习的本能意识也才能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在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时,教师应该怎样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于自主探索呢?笔者认为,首先,教师要把“以生为本”7作为实施实验探究教学的第一要义,要在人格上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教师要从热爱、信任、尊重每名学生的角度来组织教学,注意从正面引导,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小组交流、展示成果等形式,表扬

3、激励学生,真正将关心、爱护每名学生的教学思想落到实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切不可在教学活动中喜优厌差,因为这样将对学习暂时困难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使他们产生畏难情绪和自卑感,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其次,在实施实验探究教学时,要允许学生在讨论、交流过程中出现预设以外的生成:猜想不着边际,不要急于求成,要注意引导;方案设计不完善,组间可以交流;操作不规范,可以更正重做;不理解、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发问;实验结果不同,可以争论。在这样民主、自由的课堂上,学生的探究意识将大大提高。  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

4、投币魔术箱(如图1所示),当从投币口投入拾元纸币时,结果拾元纸币却不翼而飞;而从观察口放入时却发现有两张拾元纸币。这是为什么呢?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思想完全处于放松状态,思维也被激活,会由此现象联想到相关的问题,然后教师拆开魔术箱,让学生观察其结构(如图2所示)。在这个教学环节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可能会提出不同的问题、猜想,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针对此现象,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思考、汇报,筛选出符合本课教学目标的问题和猜想,最后引导学生利用手边的器材进行探究。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之间的“战争”,让他们小组之间、个人之间“唇枪舌剑

5、”,最终达到完成教学目标的目的。  大量事实也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摒弃“尊师”“严父”的思想,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与学生做知心朋友,确立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组织、引导、点拨、协作的地位意识,那么学生一定会“7亲其师而信其道”,也就会表现出高涨的学习热情。  二、在两大类实验中渗透探究元素,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初中物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大部分是验证性的,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多半是被动参与。作为教师,只有在实验过程中渗透科学探究的思想,让学生经历探究活动的过程,学生才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演示实验主要是通过教师表演、学生观察等

6、活动形式展开教学,学生始终处于静态,再加上教师在讲台上演示,可见性、能见度不高,实验效果往往不佳。如果教师在演示实验过程中变换一下形式或方式,加入一些探究的元素,那对于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学习“大气压强”知识点时,在课前先让学生准备一些器材,如矿泉水瓶、塑料吸盘、注射器等,上课时教师先演示小试管在有水的大试管中上行的现象(如图3所示),由此学生猜想:是什么力量使小试管运动?然后让学生利用带来的器材进行实验演示、探究、展示,得到大气压存在的结论,最后再让两名学生到讲台上用实验室中的两个大皮碗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大

7、气压是很大的,为后面估测大气压值的分组实验奠定基础。在这样的实验变化过程中,由于学生经历了从感官到感受、从感受到体验的过程,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智慧之花就可能在不经意的点拨中绽放。7  分组实验要求教师能够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运用相关的实验器材、方法以及技能,使学生对物理原理、概念、规律有更深层次理解。对分组实验的教学,不少教师常常按照常规的教学模式进行:先让学生回顾与此相关的物理概念、公式等,然后指出实验原理是什么,应该怎样进行操作,再指出做该实验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最后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安排按部就班进行实验。这样的设计,虽然学生也能够接受,但由于学

8、生在实验过程中完全是在教师的“指挥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