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改革与技术创新文献综述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技术创新文献综述

ID:23394971

大小:7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6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技术创新文献综述_第1页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技术创新文献综述_第2页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技术创新文献综述_第3页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技术创新文献综述_第4页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技术创新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技术创新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混合所有制改革与技术创新文献综述昭灶李睿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会计学院摘要:混合所有制改革和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已成为当前实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的举措。过去的国企改革未能建立起奋效促进技术创新的公司治理机制。因此将对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公司治理、企业技术创新的有关研究做出综述,为探讨如何借助混改,提高企业的治理水平和技术创新效率提供参考。关键词:混合所脊制改革;技术创新;公司治理;十八届三中全会把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高到“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高度。随后,广东、上海等多个省市明确了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要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国

2、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下简写为混改)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国家新常态下实施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早在2006年国家提出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2012年党的十八大确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技术进步在宏观上是经济长期增长的三大因素之一,在微观是企业不断提高企业价值的源泉。在中国人口红利等优势日渐消失的同时,鼓励技术创新成为转换经济增长方式重耍途径。国企改革多年,很多国企己成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完成了混改,形式上己经形成了满足严格法律法规要求的治理结构,但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创新效率仍不能满足国家发展战略要求。下文将对混改与公司治理、企业技术创新的有关研究做出综述,为探讨如何借助混改,提高企业

3、的治理水平和技术创新效率提供参考。1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研宄自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冇制经济”以来,混合所冇制成为研宄焦点。混合所有制说法早在1997年十五大官方文件屮就已出现,并在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有明确的论述,而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和上市就是混改的实践。郑志刚(2015)较详细地论述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历史逻辑,主要是过去的经济改革并不能改变非公有经济不平等竞争的地位,国有资本占有垄断经营和资源优势,而国有资本的股份制改革,并没有使国有控股企业经营完全市场化,并且提高运行效率。在混改的认识、主要问题和实现的思路上有大量的论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

4、经济研究所课题组,2014,黄速建,2014,厉以宁,2014,杨红英、童露(2015)。国企混改可以降低政策负担提升经营效率(胡颖和刘少波,2005;陈林和唐杨柳,2014)。刘晔、张训常、蓝晓燕(2016)研究了国有企业改革后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发现混改有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并且提升效果好于私有化。殷军(2016)从民营股东和国有股东的成本优势角度出发,分析了混改提升效率的影响因素,并且构建了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有和民营股权的最优比例分析模型。广东省政府发展研宄中心课题组(2017)以广青科技深化混改的案例,分析了国有股东和民营企业如何优势互补,通过员工持股等机制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并取

5、得良好的效果。混改的公司股东之间可以互相制衡,起到治理效应(云宏、汪茜,2015)。马连福、王丽丽、张琦(2015)发现简单的股权混合并不能够改善公司的绩效表现。汪平、邹颖、兰京(2015)提出不同性质股权的资木成木不同,混改应该考虑降低公司的资本成本展开。2混改与公司治理的研究杨红英、童露(2015)的研究从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三个方面提出混改下W企公司治理的构想。具体来看,将混改与公司治理和结合的文献主要研究集中在股权关系和结构上。郝云宏、汪茜(2015)以股权分置改革后的“鄂武商”为案例研究发现,民营股东与国有股东进行适度控制权争夺是符合效率原则的市场化行为,参股股东可以通过

6、引入关系股东、争取董事会席位及运用法律制度等路径制衡大股东。李文贵等(2015)以混改为背景,研究发现非国有股权比例与民营化企业的创新活动显著正和关,研宄结果有助于澄清有关混合所有制的争议。员工持股是混改背景下出现的新兴公司行为,张衔等(2015)认为我国员工持股制度定位存在偏差,重短期集资与谋利,轻长期激励与参与,逐渐演变成了“少数人持股”,加剧了分配不公,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内部治理机制方面,郑志刚(2015)大胆提出国有资本应扮演没有表决权的“机构投资者”的积极股东角色,并积极加以改进独董制度,改善内部治理机制。梁小惠(2015)提出应着力构建构成合理、具有较强独立性的董事

7、会、结构科学、具有充分监督职能的监事会、设置独立的责、权、利高低一致的经理人的公司治理结构。杨红英等(2015)认为公司内部治理需明确混改中“股东-董事会-经理层”之间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通过股东大会选举的方式组件双层董事会,在董事会内部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共享机制和权力制衡机制。何国成(2014)研究了混改背景下国资国企审计的问题。3公司治理与技术创新的研宄Bollec(2011)对公司治理与技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