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儿》教学设计

《柳叶儿》教学设计

ID:23409935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7

《柳叶儿》教学设计_第1页
《柳叶儿》教学设计_第2页
《柳叶儿》教学设计_第3页
《柳叶儿》教学设计_第4页
《柳叶儿》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柳叶儿》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柳叶儿》教学设计!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张五芳【设计思想】语文开启的是学生的心灵,强调的是学生的体验,关注的是学生的个性,追求的是学生的发展。《柳叶儿》(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一文的设计,旨在通过师生、生生、生本的对话,到文本的深处,在审苦与审乐的层面,领略文章的主旨,品尝文本的语言艺术,进而培养学生对阅读方法,写作技能,语言知识和思维方法的积累意识,进而培养学生全面辨证的审美观念。同时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由浅入深地去鉴赏主旨,明白文章从内容到形式的安排均是以揭示主旨为旨归的。【实施方案】教学目标:1、学会由浅入深逐层鉴赏文章主旨。2、学习运用多

2、种方法来积累语言、方法、技能。教学难点:1、审苦与审乐的辨证结合。教学步骤:一、积累式阅读(一)方法积累A、阅读方法积累——在整体阅读感知中捕捉重要信息。1、教师范读,学生仔细倾听后说基本感受。(感受)2、用最少的词语说说刚才听过的感受。(说说——乐)3、“乐”在何处?(爬高、抢摘、品尝;满足三种欲望。见板书设计。)4、判断一下开头、结尾写些什么?5、整理行文思路(现实→回忆→现实)。B、写作技能积累——在写作艺术欣赏中鉴赏主旨。1、引导:阅读就像旅游,除了去观览沿途美景,还要探究其美在何处,为什么美。欣赏一篇美文,我们除了像上步一样去捕捉表层的信

3、息,还应从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等多个角度去进行品赏!2、示范:让我们尝试从描写和语言运用的角度来品析本文的写作艺术,并进一步鉴赏主旨。如:“那一年春天,地里的野菜吃光了,前一年的干地瓜秧吃光了,榆树皮吃光了,大家又抢柳叶儿……”三个“吃光了”反复强调,显示饥饿的程度,揭示抢摘柳叶儿的原因。“又抢”二字证明摘柳叶乃是无奈之下的选择。3、分成四人小组,合作找出你认为描写优秀或精彩的句、段,先动情地读一读,再赏一赏,最后说说它“好”在何处?4、学生合作查找,品析后交流。(生本、生生对话)。答案要点:(1)第8段中,写爬高的一连串动词:“甩、飞、爬

4、、抱、摇、摆、溜”写出“我”的陶气,也为了下文爬高摘柳叶打下基础。(2)第10段中用“湿润、清凉、朦胧、宁静”四个词展现周围环境的静谧,富有诗情画意,为抢摘柳叶增添乐趣。而“冰凉、咯嘣嘣、凉飕飕、滴进、阴凉”等词则写出了抢摘柳叶了的苦涩滋味。(3)第10段中,把一个太阳比作“一个大樱桃,去年鲜红鲜红的。”写出极端饥饿,流露出苦涩之味。(4)第12段中,描写品尝柳叶儿的情形:“抓上一小把黑豆,喝上几口粥,吃到了一个豆儿,满心里香得不行。”用夸张的笔法写出了“柳叶儿”的美好滋味,可见当时生活是多么艰难。(5)第13段说“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

5、,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那纸一般的肚皮被弄破,里面的肠子会淌出来。”极言其饿,侧写生活的苦涩。5、小结;文章明在写品“柳叶儿”之乐,实质不断点染生活之苦。也许没有这种苦,反倒体会不出其中的乐。正因为生活极苦,才有了尝柳叶儿之乐,苦乐相依,折射出对“乐”的辩证思考,即审苦与审乐完美结合。而以苦写乐,正是我们常见的衬托手法。(点出主题思想及主要写作方法)6、反复朗读自己喜爱的语段。体会文中苦乐相伴的复杂感情。(二)思维积累——在迁移比较中提升主旨。1、设疑:你怎样看待“苦”与“乐”的问题,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2、学生畅所欲言。提示:一切“乐”

6、的品得均建立在“苦”的基础之上。(三)、语言积累——在探究阅读中升华主旨。1、“柳叶儿”在宋学孟的眼中首先是救命粮,但在更多的古代文人心目中,它还有更丰富的含义,你能背诵一些咏柳名句吗?1、学生背诵。答案要点:(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2)、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4)、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5)、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6)、……3、设疑:这些咏柳名句中,“柳”是多姿多情的代表,柳常与一个字相谐音?(留)柳,留相谐,你能在《柳叶儿》中找到它们的结合点吗

7、?1、文章中,也是柳、留相依的。课文第二段中“每当看到那一片片打着细卷儿,在暖和的阳光里慢慢舒展的柳叶儿时,我总忍不住要伸手去摘一片来,放在嘴里嚼着,慢慢品尝那苦中带些涩的滋味儿。”一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悬念:为什么苦中的带些涩还要去品尝?结语说:“我却总忍不住要摘一片下来嚼一嚼。而且我想告诉人们,它味苦,微涩,但能救人。”解开了开头的悬念,表达了对“柳叶儿”作为救命粮的留念之情。2、小结:苦、乐相伴,柳留相依,正是本文要借“柳叶儿”传达给我们的深切体悟。二、总结收获(一)、阅读方法:倾听、浏览、概括、判断、品析、表达。(二)、写作方法:首尾呼应、苦

8、乐相衬、描写细腻。(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