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儿教学设计.doc

柳叶儿教学设计.doc

ID:55019221

大小:99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26

柳叶儿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柳叶儿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柳叶儿教学设计.doc_第3页
柳叶儿教学设计.doc_第4页
柳叶儿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柳叶儿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柳叶儿》教学设计职田中学唐佩一、教学背景上世纪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初期,我国处在困难时期。由于刚建国家不久,国力薄弱,再加上外国的经济封锁,国内政治上的浮夸风,及旱涝等自然灾害,致使全国人民面临极端困难的生活,停业应的粮食本来就不够吃,加上农民消耗的体力大,所以只好吃一些树叶、野草等充饥,本文所写的正是这一时期的生活。本文是抒情散文,要求学生从课文出发,品味文中情感。在文中,作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关于柳叶的故事,把人们带入了那个苦涩的时代。通过之前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散文欣赏

2、的方法,学生可通过赏析,唤起对那段困难岁月的关注,体会已逝岁月的艰辛,从而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教学中需通过抓住“乐中带苦,苦中带涩”这个主旨,进行品析,领略寓情于景的写作技法,通过看、品、问、思、辩,发掘提升主旨,在认识层面予以升华。二、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初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句概括文章的内容。2、过程与方法精读课文,体会文中“乐”、“苦中带涩”的情感内涵。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对柳叶儿的独特情感。教学难点:在理解文本大意与作者情感的基础上,

3、能阐述出自己的独特认知与感受。四、预习准备1.向长辈了解他们的童年生活。2.查找并摘抄“咏柳”的诗句。3.初步赏析文中生动的描写。五、学法指导:精读、摘录六、教学工具:多媒体七、课时安排:一课时八、教学策略思维关系图九、教学模式十、教学媒体设计媒体要点媒体类型教学作用使用方式媒体来源写作背景、目标展示声音朗读示范,激发想象多媒体展示下载字词积累文本扩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展示下载听读课文,整体感知声像体会和感受精彩探究图像欣赏柳树的美丽体会作者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理“苦”与“涩”的感情。提

4、取信息互动下载自制反思探究声像节约时间,引起注意文本显示自制布置作业文本积累语言材料引导学生做总结下载自制十一、课件结构图十二、教学过程与分析教学结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路媒体应用分析导语设计同学们,大家看这一组图片是什么呢?对,是柳树,柳树在我们眼里是婀娜多姿的,可在当代作家宋学孟眼里,却是救命的,为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谜底。放音乐,看图片,学生在欣赏中谈谈自己对柳树的印象。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学习目标展示多媒体显示三维目标明确本文的写作目标。对自己学习本课制定一定的要求。学生

5、明确本文的学习目标,便于更好的学习文章。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写作背景学习提示学生阅读导学案上有关本文写作背景的语段。上世纪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初期,我国处在困难时期。由于刚建国家不久,国力薄弱,再加上外国的经济封锁,国内政治上的浮夸风,及旱涝等自然灾害,致使全国人民面临极端困难的生活,停业应的粮食本来就不够吃,加上农民消耗的体力大,所以只好吃一些树叶、野草等充饥,本文所写的正是这一时期的生活。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以便更好地体会文章中作者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进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感情基

6、调“苦涩”。加深学生对课文背景的了解。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录音范读整体感知理清文脉听朗读录音,体味流畅朗读中的语气、语调传达出的文章内容与风采。依阅读提示,思考:本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文章的写作线索是什么?学生自由朗读,掌握字词组织小组讨论表情朗读,体会文章中作者的特殊感情。深刻领会文章的感情基调。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学会合作探究,体验合作。精彩语段研习精读课文,体会感情跳读课文,挖掘主旨1、作者为什么对柳叶儿有特殊感情?课文是怎样描述的?2、“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为什么当时感到“乐”呢?1

7、、作者当时想吃点柳叶容易吗?2、吃柳叶时,哪些描写浸透着苦涩?文章还有哪些地方能让你对此有更深刻的了解?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内容,逐步理解文章的感情内涵,挖掘文章主旨。充分培养小组的合作探讨能力。探究学习过程,体验探索的兴趣和成功的快乐课堂练习摘抄文中的精彩语句,积累语言材料1、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读出节奏、感情。2、互读互评。3、说出喜欢的原因体会文章中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其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提高学生欣赏优美句段的能力,进而能在作文中运用到多种写法。十三、板书设计柳叶儿恋→抢→吃→赞乐←→苦涩

8、↓精神:乐观珍惜十四、教学流程图十五、教学反思《柳叶儿》是当代作家宋学孟写作的一篇忆苦思甜的叙事散文,文章回忆了上世纪60年代前后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的一段充满辛酸和苦涩的童年往事。在那个饥寒交迫的年代,缺衣少食生命都受到严重威胁的岁月里,小小的柳叶儿却不知救活了多少人的性命,这当中就包括文中的“我”,因而作者对柳叶儿异常的关注,怀有无限的感激之情,这和他人的吟柳、颂柳、画柳、赞柳有着根本的不同。  课上完后,在课后的研讨中,许多老师给出了很诚恳的意见,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让我认识到自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