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知识体系提升解题能力

建构知识体系提升解题能力

ID:23454192

大小:10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8

建构知识体系提升解题能力_第1页
建构知识体系提升解题能力_第2页
建构知识体系提升解题能力_第3页
建构知识体系提升解题能力_第4页
建构知识体系提升解题能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构知识体系提升解题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建构知识体系提升解题能力  一、近四年广东高考文综政治主观题特点简析  1.问题提出均有情境,情境材料的呈现方式以文字资料为主,兼顾图表形式(主要是经济试题)。  2.设问考查的角度多样,包括是什么的角度,如下面【例2】(1)(2);为什么的角度,如【例1】(1)(3);怎么办的角度,如【例1】(2)、【例2】(3)。  3.设问的知识限定以微观(某个知识点,如【例2】(2))和宏观(整个模块范围,如【例2】(2))为主,兼顾中观(单元范围)。  4.组织答案要求做到知识点与材料信息的有机结合,体现思维过

2、程;措施类的问题特别强调知识的综合调用。  【例1】(2012年广东高考文综,3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呈现方式:文字材料。设问为: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简析“中国之谜”的原因。(6分)  (2)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二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10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分析“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的现实意义。(13分)8  【例2】(2013年广东高考文综,3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呈现方

3、式:图表和文字材料。设问为:  (1)图6、图7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分析消费新趋势对汽车行业的影响。(8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中的有关知识,就政府如何拉动居民文化消费提出合理建议。(10分)  综合看来,文综政治的主观题均以时政素材创设情境,多角度提出问题,考查思维的过程和灵活性,既重视知识为载体、强调知识运用的精准度和综合性,又突出“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

4、综合能力考查,充分体现能力立意的导向。  二、对政治二轮复习备考的具体建议  基于主观题凸显能力、重视基础的特点,要求我们在备考中要做到兼顾知识与能力,重视方法归纳与自我反思。备考具有阶段性,一轮复习做到夯实基础知识、发展基本能力,二轮复习重视建构知识体系、提升解题能力,最后阶段要回归基础、查漏补缺、调整状态,完胜高考。二轮复习备考的主攻方向为:  (一)整合知识形成体系8  高考强调知识的灵活准确的调用和表述分析,决定了构建知识体系是二轮复习的关键。建构知识树要根据考点知识的内联,考点既要全面过关,又要

5、突出主干,还要重视易错易混点的区分、理解、运用以及知识点的界定,才能为提高准确调用知识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遵循记忆的遗忘规律,要继续加强书本基础知识的背默,没有知识积累就没有能力的提升,要做到闭卷训练能“写完整的、准确的、有条理的、有专业术语的、有逻辑的话”。  知识体系的构建,可以因人而异、因模块而不同。《经济生活》构建方法1:根据消费、生产、分配与交换四个经济活动的环节为主线进行构建,形成全书的总体架构,再分别将各个环节对应的考点细化。方法2:抓住经济活动三个主体“国家、企业、个人”,根据各自

6、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重要性、参与经济活动的具体原则要求及措施等建构知识体系,适当融入时政新提法或专业术语。例如:以企业为主体的知识体系(详见附),这种方式能有效提升针对特定主体的问题解答的思维广度、深度和表达的精准度,如以下设问:  [2011新课标全国]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自主创新对该企业发展的作用。假设你是企业经营者,你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2014广州调研]36(2)结合上述图和材料,根据企业经营与发展的有关知识说明S企业破产对同行业发展的警示。(10分)8  《政治

7、生活》的知识体系构建,可以按照单元的主题整合,包括:公民的政治生活、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国际社会等;也可以按照主体的方式进行构建,包括个体(公民、人民);一般社会组织(村委、居委);政党及组织机构(执政党、民主党派、政协);国家机关(政府、人大、司法机关等);主权国家;国际组织(联合国等),分别抓住各主体的地位性质、权利义务(职责要求)、作用等将相关知识进行归位整合,从而明确各主体的区别和联系。主体区分法也是《政治生活》的典型考查要求。  《文化生活》的知识体系,可以从共性到个性的顺序

8、,从文化的内涵、作用、发展创新形成共性知识体系,再从中华文化的特点、重要性、发展(强调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形成个性知识体系,体会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打通整个模块的内联。高考文化模块问答题往往跨度大、综合性强,所以要特别重视知识体系明晰四个单元知识的内联。  《生活与哲学》从主观题的角度,比较典型的是以辩证唯物论(物质观,包括:物质、运动、规律、意识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观,包括:实践、真理、认识等)、唯物辩证法(包括:联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