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生态德育体系

如何构建生态德育体系

ID:23457855

大小:61.6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07

如何构建生态德育体系_第1页
如何构建生态德育体系_第2页
如何构建生态德育体系_第3页
如何构建生态德育体系_第4页
如何构建生态德育体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构建生态德育体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构建生态德育体系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159-02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生态世界观正逐步形成并深入人心。以生态世界观来审视我国的学校德育工作,不难发现两者还无法达到合二为一的境界__生态与德育的统一。生态德育理念强调将生态观贯穿于德育教学的始终,是生态与德育高度融合的新型德育理念及教育策略。生态德育以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互惠共生的生态观为思维方式和研宄方法,运用于学校德育教学的构建模式中,形成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社会的统一,人与学校的统一,人与文化的统一。如何对学校德育进行生态性建

2、构,确立牢固的生态德育观,是当今人类在迈入生态文明时代中教育革新的重要使命。1培养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在个性追求发展中实现生态回归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人的生命价值出发,关注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肯定人的个体差异和独特性,提高个体精神世界的健康发展,激发个体的主体意识,获得个体人格的尊重和享受生命的权利,提高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幸福指数。在现代教育系统中,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个性教育在生态德育中尤为重要。所谓个性,从教育学的角度看,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表现为个体在社会实践中所持的态度和行为的综合特征。要培养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必须尊

3、重和承认学生的个性追求。因为,个性追求是目前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体现,是向社会群体表达个人存在意识的途径,是个人自信的表露。学生以各种形式回归到本真的自我状态,回归到“真、善、美”的人的本质属性中,这种回归模式同时也是对社会德育体系的一种挑战,是生态德育的社会价值的体现。所谓德育,在学生是育德,即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在社会是育民,即培养全民良好的道德品质。由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生态回归成为了个体以及整个社会整体的归宿,从而赋予了生态德育更加深广的意义和价值。。1.1让德育回归自然自然,就是原生固有的先天状态。生态学表明,人对自然界具有依赖性,各种

4、生命现象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德育实施的主体从某种情况讲也是德育的承受者,两者是相互转化,又彼此关联的。在德育的实践中,让德育主体双方、实践的途径都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就是让德育的彼此双方在平和的状态下,在敞开心扉的非单一性说教德育的前提下,进行心灵的沟通。屏弃功利性的德育观,反对一方压倒另一方的德育模式。德育教育本身没有胜利成功之说,而是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条件下让学生能自主地思考、发现、探索、理解和领悟,追求人的自然状态,认识人的原始需求个性需求,陶冶情操,回归到人自身最真实的一面,从而使学生个体朝着希望的方向变化发展,构建生态德育体系,实现学校的

5、功能。1.2让德育回归生活生活世界蕴含着丰富的价值,是在个体生活中能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环境。杜威、陶行知等教育家早就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生活教育”理论。让德育回归生活,根植于社会生活和学生的真实生活,注重生活化教育,才能提高德育的有效性。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不能把孩子的精神世界束缚于学习之中他应当不仅成为一名学生,而且首先成为一个胸怀广泛的兴趣、要求和志向的人。作为现代生态德育体系的构建,必须关注学生在现实生活背景下潜藏的个性意志、愿望等生命冲动所指的生活方向生活本源,捕捉生活中的德育教育信息,探索生活在德育中所扮演的角色,使得个性化与

6、生活化融合整一,从而更好地给人以生活的启迪和指导,以期达到德育教学的自我教育的目的。德育作为一种生活世界的教育,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让德育回归生活,以形成德育的生态性:首先注重德育内容的生动性,在生活中寻求情感共鸣;其次注重德育方法的多样性,从生活中积累寻求探索,运用说理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实际锻炼发、品德修养指导法等;再次注重德育评价的实效性,让生活世界成为德育有效性的反馈平台,以奖励、惩罚、评比、操行评定等模式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2关注生态德育环境,建设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双赢局面所谓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

7、切外部因素。生态德育也存在着各种环境,它应该是以替受教育者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为前提,培养受教育者认识、利用和超越环境的意识和能力。由此,教育者就必须深入思考生态德育环境的存在形式、存在价值以及作用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对生态德育环境进行绿化、净化、美化、优化、智化和变化等作用,从而提高受教育者物质环境的量与质,并趋于精神环境的深度挖掘和自我影响自我陶冶的方向。在此,笔者从环境蕴含的自然、社会和文化三个角度出发,探索如何建设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双赢局面,构建生态德育体系。2.1坚持发展性原则,建设生态德育的自然环境生态德育的自然环境建设是指教育者从人与

8、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受自然,享受生活,自觉地养成爱护自然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然而享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