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比较及其启示

中美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比较及其启示

ID:23461870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8

中美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比较及其启示_第1页
中美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比较及其启示_第2页
中美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比较及其启示_第3页
中美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比较及其启示_第4页
中美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比较及其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美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比较及其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美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比较及其启示王继承朱敏敏朱玉霞李晓摘要:本文对中美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进行调查,以期借鉴美国大学生健康教育模式完善中国大学生健康教育模式。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对美国某大学和南京某大学采取分层整群抽样,共调查400名大学生,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是:美国家庭、社区在大学生健康教育上发挥的作用高于中国大学生,差异有显著性;美国大学生在若干艾滋病基础知识和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上的正答率要高于中国大学生,差异有显著性;在艾滋病歧视态度和歧视行为得分上,美国大学生高于中国

2、大学生,差异有显著性;在性行为保护上,美国大学生较中国大学生更为安全,差异有显著性。中国要借鉴美国大学生健康教育模式,优化自身健康教育模式,提高本国大学生的生命质量。..关键词:中美;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启示大学生性生理逐渐成熟,正处于性观念和性态度形成的关键时期,性行为的发生率逐渐上升,已成为艾滋病传播和感染的易感人群[1]。在全国艾滋病感染报告病例中,大学生感染者人数持续上升,国内15至24岁的青年学生感染者占全部艾滋病感染者的比例,已由2008年的0.9%上升到2012年的1.7%[2]

3、。在美国,随着年龄的增长,曾有过性行为的青少年的比例稳步提升。然而,归功于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美国大学生的生命质量不断提升。本文对中美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等进行调查分析,以此探究中国大学生健康教育模式与美国大学生健康教育模式相比的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完善中国大学生健康教育模式。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本次调查分别抽取了美国某大学和南京某大学各200名大学生,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400份,问卷有效率100%。在年龄分布上,中国组平均年龄20.6岁,美国组平均年龄2

4、1.9岁。在性别分布上,中国组男生102名(51%),女生98名(49%);美国组男生73名(36.5%),女生127名(63.5%)。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问卷参阅国内外文献设计。问卷主要涉及三大方面:(1)社会人口学信息;(2)艾滋病相关知识;(3)性健康行为。调查问卷中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包括三大项目,分别是艾滋病基础知识、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艾滋病歧视态度,每个项目由10小题组成。美国组的问卷由在美国做高级访问学者的教师发放,中国组的问卷由南京在校大学生发放。均要求受调查学生独立、客观、认真填

5、写问卷,填写完后现场收回,装入密封袋。3.统计方法对有效问卷进行编码,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卡方检验等。二、结果1.家庭、社区在中美大学生健康教育中发挥的作用比较学生与父母交流和与朋友交流分别设有5个题目,答案分别为从不、有时、经常,得分分别按照1、2、3赋值,满分分别为15分,得分越高,说明与父母或朋友在涉及爱情和性问题上越愿意交流。中国大学生与父母交流的均值是7.9,美国大学生与父母交流的均值是8.7;中国大学生与与朋友交流的均值是11.3,美国大学生与朋友交流的均值是11.8

6、,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美大学生与朋友交流的均值都比与父母交流的均值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大学生成长的社区(从小生活在其周围的人群)总体上对待性的态度上,中国大学生所在社区对性持中间立场和开放态度的占38.5%,美国大学生所在社区持对性持中间立场和开放态度占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⑴艾滋病基础知识的知晓情况。60%的中国大学生和79.5%的美国大学生在“性爱后沐浴将降低AIDS的感染率”的问题上回答正

7、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射精前的液体携带HIV”、“已开发防止人们感染HIV的疫苗”、“预测在未来两年AIDS可被治愈”、“未携带HIV也可能HIV抗体检测呈阳性”这四道题上,中国组大学生正确回答率均高于美国组大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⑵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情况。在“共用牙刷可能传播HIV;身体摩擦不会感染HIV,除非对方皮肤破损;正式合法的献血对献血者不存在感染HIV的风险”这三大传播途径问题上,中国大学生的知晓率高于美国大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8、义(p<0.05)。在“咳嗽不传染HIV;HIV可通过蚊子或蟑螂传播;与患有AIDS的人嘴部接吻可能会被感染HIV;与感染HIV的人共享食物可能感染HIV”这四大传播途径问题上,美国大学生的正答率高于中国大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⑶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情况。在艾滋病歧视态度和艾滋病歧视行为上,得分越低表明越严重,反之,则较好。在艾滋病歧视态度上,中国大学生得分为0.3,美国大学生得分为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