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手的秘密》教学设计

《举手的秘密》教学设计

ID:23506100

大小:5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8

《举手的秘密》教学设计_第1页
《举手的秘密》教学设计_第2页
《举手的秘密》教学设计_第3页
《举手的秘密》教学设计_第4页
《举手的秘密》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举手的秘密》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举手的秘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和2个多音字“露”“调”,会写6个字,参照词语库积累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故事中的“我”是怎样进步的,感悟到尊重、信任和鼓励能使处于困境中的人产生战胜困难的自信心。   4、使学生认识到课文中的高老师之所以能巧妙的给予“我”鼓励和信任,是出于她对学生的热爱。爱护别人,与人为善,才能有效的帮助别人,启发别人克服困难。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懂得学习要充满自信的力量。   2、了解高老师的做法,理解她对学生的“爱”。

2、知道爱护别人,与人为善,才能有效的帮助别人,启发别人克服困难。  教学准备:    生字卡、磁带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你们有自己的秘密吗?谁愿意悄悄的告诉老师听?有一个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上三年级,他有一个秘密,你们想知道吗?板书课题:举手的秘密。   2、师范读课文。  二、学习生字词,初读指导   1、各自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文中生字新词,想办法记住字形、弄懂词语的意思。    (2)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能说出故事的大体内容。   2、检查

3、初读效果:    (1)小黑板或投影出示生字词:      A、谁能准确地领大家拼读这些生字词?指名领读。擦去拼音再读。随机抽查生字词读音。        注意多音字:         lùtiáo          露调         lòudiào        找出课文中这些字读什么音,读读这些句子,再练说几个句子。      B、小组内相互交流:       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字形、弄懂词语意思的?      C、组织集体交流,教者适当总结带有规律性的办法。鼓励学生要有创见。        比如:记字形,可以用熟字换偏旁的办法。记“仍”,把“扔”(或“奶”)的偏旁

4、去掉,换上“亻”(单人旁)。“份”还可以用加一加,记“况”,左边“冫”,右边“兄”。“题”:左边是“是”,右边是“页”,注意“页”字要写在“是”字最后一捺上。   (2)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A、各自练习说。     B、指名当众讲述。   3、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三、巩固练习:   1、比较下面各组字,组成词。     仍()偏()急()兄()分()     扔()扁()隐()况()份()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对话,尝试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

5、试一试,你能正确认读下面的词语吗?     隐约 虚荣心 露馅儿 声调 习惯     仍然 心照不宣 水份 情况 偏旁   2、出示句子:    “那浅浅一笑,照亮了我快乐的童年。”    指名读。那是谁的笑,为什么会这么大的魔力?今天继续学习课文。  二、精读感悟课文。   1、自由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说说“我”遇到了什么困境?在遇到困境后,“我”心里是怎么想的?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词语。(直接描写:不敢举手、出于虚荣心、动作、表情描写:“脑袋嗡地一下蒙了”、“低着头从座位上站起来,脸红得发烫……眼泪很快流下来”)    (2)结合实际,谈感想:你有没有在生活中遇

6、到过类似“我”这样的困境?在困境中,你最希望什么?    (3)指导朗读:想一想该怎样读,为什么。    (4)指名当众朗读,说出自己所读内容的感受。    (5)师生评议。   2、默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在“我”很伤心的时候,高老师是如何对待我的?(“一双温暖的手搭在我的肩膀上”“亲切的笑容”)如果将课文中的“搭”,换成“打”或“搁”你认为行吗?为什么?(用动作实践辅助区别这三个字的意思。)看到高老师“亲切的笑容”,想想“我”会怎么想?    (2)思考:高老师是怎样引导“我”走出困境?       “当你真的能回答问题……如果你不会……我就知道……”    

7、   高老师对“我”说,“这样我就知道你到底是会还是不会了”,想一想,高老师知道以后,会怎样做?    (3)高老师提出今后“我”怎样举手,是对“我”一个人说的,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高老师不当众提出这种办法呢?      (高老师对我十分尊重。举左手、举右手是师生二人独特的沟通办法,既维护了“我”的自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