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物质资本对经济增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物质资本对经济增

ID:23530789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8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物质资本对经济增_第1页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物质资本对经济增_第2页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物质资本对经济增_第3页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物质资本对经济增_第4页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物质资本对经济增_第5页
资源描述: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物质资本对经济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物质资本对经济增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弱化,而人力资本的作用持续的增强.人力资本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和根本动力。山西做为中部六省之一,要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转变发展方式,需要将入力资源资本化。人力资源资本化的途径包括教育、培训、劳动力流动、医疗保健、信息的获取,但其中最最重要的一种途径是教育,结合山西实际,重点阐述教育对山西人力资源资本化进程的影响。  关键词:人力资源;人力资本;教育    人力资本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地位日显突出。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

2、人才工作,战略性地提出“人才是国之宝、业之本”,“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的观念。山西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朱先奇说,到2015年,山西省人才资源总量将增加到400万人,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15%,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27%。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10%,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2%。由此可见将山西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是促进山西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    1.人力资源人力资源(HumanResource)是指一定社会区域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推动社会进步的人的总和,通常包括具有为社

3、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财富的,从事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的人。为了便于统计数据方便,本文将不考虑15岁以下和65岁及以上有劳动能力能够创造财富的这部分人口,以及15岁---64岁年龄范围内的无劳动能力人口。将人力资源数量近似于在l5岁__64岁年龄范围内的所有人口数量。    三教育对山西人力资源资本化的影响    根据国内相关学者的研究,我国劳动者的受教育年限每提高1年,将使人均GDP增长率提高0.14~0.2个百分点。山西省统计局2012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山西省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00年的8.2年延长到去年的8.69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

4、年教育部所统计的数据8.5年)和中部各省(安徽7.21年、江西8.2年、河南8.15年、湖北8.38年、湖南8.38年),反映出山西省人口受教育程度有了明显提高。但是在对人力资源开发的作用上仍存在如下问题:    1.高校教师职称偏低山西高校教师中级职称、高级职称(包括正高和副高)所占比重小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正高级职称所占比重较低,根据2012年山西统计年鉴计算得知,全国高级职称平均水平为10.67%,山西为7.01%,初级职称和无职称人员所占比重高于全国,其中初级职称全国为19.15%,山西25.05%,无职称全国5.40%,山西7.16%。由此可

5、见,加大山西高校教师的人力资本投资势在必行。    2.教育经费不足截止2012年底,山西共有研究生培养机构12个,普通高校63所,成人高等学校15个,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39个,山西省每年都在加大教育和科研经费的投入,但是横向比较,山西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教育投资相对不足,这也是导致山西省教育发展进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3.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山西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4.01%,教育资源分配十分不均,仅从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生、教师分布即可略见一斑,农村教学资源十分缺乏,师资数量、质量难以有正常的保证,直接

6、制约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农村和县镇普通初中数量要低于城市,农村高中的在校生规模远远低于城市与县镇。(作文网zw.nseac.整理)    4.职业教育相对落后根据山西省2012年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山西省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等技术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专)以平均每年减少36所的速度减少,2012年共有学校588所,比2012减少42所;共计招生271874人,比2012年增加31823人;在校学生686606人,比2012年增加49334人;184625人,比2012年减少2662人。山西中等职业教育一直很难有所突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7、教学模式、教学机制无法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  教学体制落后,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技术培训体系不健全等等,制约了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水平的提高,扩大教学规模,把中等职业教育变成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成为高级中学重要的补充力量,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    5.城乡的教育观念和价值取向不同城里人将教育作为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途径,而广大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考学仍被很多学生和家长视作跳离“农门”,变为“城里人”的惟一途径。农村学生一旦学习成绩不好,或是觉得考学无望,便过早地放弃了学业,结果使乡村人口的文化素质大大低于城镇,因此,农村平均受

8、教育年限提升难度较大。中国网提供大量免费工商管理硕士论文,如有业务需求请咨询网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