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ID:23567051

大小:8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9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临床观察_第1页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临床观察_第2页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临床观察_第3页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临床观察_第4页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阿司匹林联合氯毗格雷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临床观衡阳市中医院湖南衡阳421001【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毗格雷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科近3年10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吸氧、扩血管、降颅压、溶栓、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维持电解质平衡,有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予降糖、降脂治疗。研究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使用拜阿司匹林+硫酸氢氯毗格雷片。对照组仅使用拜阿司匹林。比较(1)两组患者入院时、入院第7天NIHSS评分。(2)两组患者入院时、入院第7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3)

2、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7天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凝血酶时间。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入院时NIH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入院第7天NIHSS评分、祌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入院时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凝血酶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入院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凝血酶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木次研宄认为阿司匹林联合氯毗格雷具有协同作用,阻止了血栓进一步扩大,缓解了病情,阻止其进展。【关键词】阿司匹林;

3、氯毗格雷;急性进展性脑梗死随着人口老龄化,脑血管病引起的死亡在所有疾病中排名第2位,我国脑血管病每年发病率约为200/10万。脑血管病己成为致残的首位疾病,给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目前脑血管病以缺血性脑梗死最多见。因此一旦发生脑梗死后,积极治疗成为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阿司匹林的药理机理为抑制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导致COX1失活,减少血栓素A2生成,阻断花生四烯酸的级联反应,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氯毗格雷为血小板聚集抑制剂,药理机理为抑制ADP与血小板受体结合,并iL还能阻断ADP诱发的血小板活化。但阿司匹林与氯毗格雷联合使用后是否

4、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产生更多的获益,0前研究报道较少。因此本次研宄拟收集我科近3年10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毗格雷的治疗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近3年10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表现为对侧肢体无力、活动不灵活、麻木及针刺样感觉或感觉障碍,部位为上肢、面部、下肢。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研究组平均年龄(52.6±9.5)岁,其中男性26人,女性24人;对照组平均年龄(54.2±10.5)岁,艽中男性27人,女性23人;2组人员性别,年龄,平均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5、1.2纳入标准(1)参考文献标准[2],符合脑梗死急性期的西医诊断标准,即起病后病情有进行性加重,头颅CT排除出血及新发梗死。NIHSS评分较入院提高4分以上。(2)年龄大于18周岁;1.3排除标准(1)脑外伤、脑肿瘤、冠心病、风心引起脑栓塞。(2)最近1周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者,短期有TIA或脑卒中遗留严重后遗症。(3)凝血机能障碍、有消化道活动性溃疡引起出血者。(4)2月内接受较大外科手术者(5)妊娠期、哺乳期妇女。1.4治疗方法研究组和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吸氧、扩血管、降颅压、溶栓、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维持电解质平衡,冇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予降糖、降脂治疗。1.4.1对照组治

6、疗方法入院当日给予拜阿司匹林(批准文号:注册证号H20130339,生产厂家: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300mg,口服每日一次;以后每日给予100mg,U服,每日一次。1.4.2研究组治疗方法拜阿司匹林服用方法冋对照组;硫酸氢氯毗格雷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23115,生产厂家: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75mg,口服每日一次,连续使用1周。1.5评价标准比较(1)两组患者入院吋、入院第7天NIHSS评分;(2)两组患者入院时、入院第7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参考斯堪的纳维亚脑卒中量表[3】)及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参考巴氏指数[4])。(3)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7天纤维蛋白原、血小板

7、、凝血酶吋间。1.6统计分析方法将资料录入SPSS18.0软件。所冇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s)描述,两组均数的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频数描述,用χ2检验法。当P<0.05吋,判断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研究组和对照组入院吋、入院第7天NIH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入院吋NIH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