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八上第三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部编教材八上第三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ID:23598108

大小:21.9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9

部编教材八上第三单元检测题(含答案)_第1页
部编教材八上第三单元检测题(含答案)_第2页
部编教材八上第三单元检测题(含答案)_第3页
部编教材八上第三单元检测题(含答案)_第4页
部编教材八上第三单元检测题(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部编教材八上第三单元检测题(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八上第三单元比较阅读专题检测一、书写(3分)二、积累(17分)1.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迈入青春的门槛,遇见生命中最xuàn(①)烂的年华。人生的画卷上,你开始勾勒自己未来的轮kuò(②)。青春不是无所顾忌的笑谈,青春不是肆无忌dàn(③)的挥霍,青春是你必须把握的生命shū(④)纽。2.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1)“晴川历历汉阳树,。?烟波江上使人愁。”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所作。(2)“树树皆秋色,。,猎马带禽归。”(3),都护在燕然。(5)白居易在钱塘湖边花草丛中流连,抒发轻松惬意之情的诗句是,。(6)《

2、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奇特壮美沙漠景象的两句诗是:,。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讲究句式整齐划一,每首一定是八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B.律诗通常有四联组成,即首联、颈联、颔联、尾联。其中二、三联必须是对偶句。C.律诗要求全诗只押一个韵,限平声韵。偶句押韵,第一句也押。D.古诗中有不少形象经常用来表达一些特定的情感,承载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如《野望》中“采薇”比喻隐居不仕,《使至塞上》“征蓬”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而“归雁”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三、比较阅读(一)《三峡》与《与朱元思书

3、》比较阅读。(30分)[甲]《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7/7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

4、,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4.【甲】文的作者是(朝代)的,【乙】文的作者是(朝代)的。(4分)5.默写出甲、乙两文横线处的句子。(4分)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6分)(1)略无阙处(2)沿溯阻绝(3)属引凄异(4)从流飘荡(5)鸢飞戾天者(6)互相轩邈7.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6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急湍甚箭,猛

5、浪若奔。8.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通过“游鱼细石”从侧面写出水的清澈。B.“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运用拟声叠词,构成一幅音韵和谐的画面。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从侧面烘托了山的高耸。9.对甲乙两段文字解读有误的两项是()。(4分)7/7A.甲文先写了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三峡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和凄婉美。B.乙文不仅写出了江流婉转、随流飘荡的情形,也表

6、现了作者陶醉于美丽大自然的闲适心境。C.甲文的“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乙文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在描写水势上有异曲同工之妙。D.两文都写山水,所描绘的景色奇特秀美,山之奇、水之异给读者以深刻印象。E.形色相依、动静相杂、正侧面结合、骈散相间是两文在写景上的共同特点。10.比较两篇短文的异同。(8分)(1)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和水的、等共同特征。(2)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凄清,《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3)【甲】【乙】两文在表现手法上都运用了

7、①的手法。在抒发作者情感方面,相同之处是都表达了作者②的情感,从【甲】文“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又可看出作者③的情感;从【乙】文中的“望峰息心”和“④”可看出作者⑤的生活情趣和心态。(二)《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比较阅读。(30分)【甲】《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乙】《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怀民亦未寝,相与步

8、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1.甲文作者是时的;乙文作者是宋代的,此文写于作者贬官期间。(4分)12.默写出甲、乙两文横线处的句子。(3分)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7/7(1)晓雾将歇()(2)夕日欲颓()(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