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酸酶在不同植酸磷水平肉鸡饲粮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植酸酶在不同植酸磷水平肉鸡饲粮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ID:23616935

大小:1.14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8-11-09

植酸酶在不同植酸磷水平肉鸡饲粮中的应用效果研究_第1页
植酸酶在不同植酸磷水平肉鸡饲粮中的应用效果研究_第2页
植酸酶在不同植酸磷水平肉鸡饲粮中的应用效果研究_第3页
植酸酶在不同植酸磷水平肉鸡饲粮中的应用效果研究_第4页
植酸酶在不同植酸磷水平肉鸡饲粮中的应用效果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植酸酶在不同植酸磷水平肉鸡饲粮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在短期内可维持生长及各种生物功能所需,时间一长,仍会产生低钙症。同时,这也可能是植酸盐水解的同时,不仅释放了磷,还释放了其它养分所致。这些试验同时发现植酸磷用于生长的效率高于骨沉积。总的来说,饲粮中钙和植酸磷的吸收是相互妨碍的,当二者同时存在时,利用率都大大降低,而植酸盐是饲料中天然存在的,无法去掉;同时饲粮中又必需有足量的钙供维持、生长所用。在这种情况下,植酸磷很难被利用。Nelson(19761⋯1测定了4、9周龄肉仔鸡和蛋鸡对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植酸磷的存留率,分别是0%、3%、8%。从上述数据看,鸡对植酸磷的利用率极低,不到10%。而蛋鸡可达75%[SJ0Edward

2、s(1993)“”报道,肉仔鸡植酸磷可利用率为37%--56%。这种较高的测定值可能与饲粮中含麸皮有关,因麸皮中含植酸酶。一般说来,不溶性植酸盐如植酸钙几乎不能被利用,而可溶性植酸盐,在没有钙离子时,利用率与无机磷盐相近⋯’“⋯;而饲料中存在的植酸盐多为铁、钠、镁、钙几种盐的混合物,且比例不定,这可能是植酸磷利用率的测定值变异较大的又一原因。2.4影响植酸磷利用率的因素饲粮中植酸酶的存在和钙、可利用磷的水平高低是饲料中植酸磷利用的关键,其次,饲粮中维生素D3水平,鸡的品种和日龄,饲粮类型,饲料加工方式和收获时期也有显著影响。当饲料中有内源或添加的植酸酶时,植酸磷和其它一系

3、列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均有明显的提高,如麦类籽实中含植酸酶活性较高,当饲料中含大麦、小麦或麸皮类饲料时,植酸磷利用率明显提高,而微生物植酸酶的作用,已有众多试验证实。高钙饲粮可明显降低植酸磷的利用率1511,而较高的无机磷水平下,机体首先吸收利用无机磷,使植酸磷的利用率减少。Ballam等(1984)⋯1报道,当饲粮钙和无机磷水平分别由1.O%、O.5%降至O.85%、0.42%时,肉仔鸡植酸磷水解率由9.5%提高到22.6%。早在1944年Boncher就发现维生素几可促进植酸盐的吸收,这一作用得到许多研究证实⋯“1。但即使添加量达正常水平的20倍,饲粮钙水平降至O.5%,

4、仍不能达到等量添加无机磷的饲养效果⋯1。鸡的品种和日龄也是影响植酸磷利用的主要因素,猪对植酸磷的利用能力高于鸡,而蛋鸡的利用能力又高于肉仔鸡,成年鸡吸收能力高于幼龄鸡。按NRC推荐,植物性饲料总磷中约30%为非植酸磷,足猪鸡可利用的。其余植酸磷的利用忽略不计。但在试验研究中发现,鸡对植酸磷还是可以利用一部分的,但其具体数值,受多种因素影响。一般认为.雏鸡不到10%,蛋鸡在34周龄时,可达46.7%,但50和72周龄则降至9.1%和16.5%”“。另外,植物中植酸盐的含量和组成在不同生长时期是有变化的,成熟期含量最高。在饲料加工时使用加温发酵的调制方式(pH=4.5,55"

5、C下发酵2h),可使饲料中78%的植酸磷被水解出来。而饲料纤维类型不同,也会影响植酸磷的利用⋯’。2.5植酸酶及其应用植酸酶(Phytase)g-P肌醇六磷酸水解酶(Myo-inositolhexaphosphatephosphohydrot.ase),是催化植酸及植酸盐水解成肌醇、磷酸盐的一类酶的总称。现己证明植酸酶是一种糖蛋白,其糖基组成比例为甘露糖:半乳糖:N--己酞葡萄糖胺=9:l:3,约含470个氨基酸“’。植酸酶在自然界中是早己存在的,1907年Suzki在米糠中发现植酸酶,并提出磷能从有机磷底物中释放出来,1911年Dox和Golde首次在微生物中发现了植酸

6、酶“·”。近几年来,基因工程和微生物发酵技术的飞速进展使植酸酶的生产成本降低,已经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应用。植酸酶现己成为饲料酶制剂研究的一个热点,尤其在一些畜禽饲养密度大、环境污染严重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芬兰、荷兰、法国、瑞士等,据报道,500--1000FTU的植酸酶可以在饲粮中替代l克无机磷,降低总磷排泄量30%.50%,可以减轻磷对环境的污染。1994年欧共体、德国等国家的生产企业均前后推出各种植酸酶制剂,为广泛研究与应用植酸酶提供了可能。目前国内外对植酸酶的研究很多,从植酸酶的来源、理化性质及作用机理等方面已经作了比较全面的报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2.5.

7、1植酸酶的来源总的说来,植酸酶的来源有两种:植物和微生物,植物来源的植酸酶有两种:一种是存在于植物籽实中的6一植酸酶,它催化磷酸根从肌醇的第6位脱落,其学名为:肌醇一六一磷酸--6--磷酸水解酶(E.C.3.1.3.26)。另一种存在于植物组织中,称3一植酸酶,它催化肌醇环上第3位磷酸根从环上脱落,此过程需二价镁离子协同,其化学命名为肌醇一六一磷酸--3--磷酸水解酶(E.C.3.1.3.8);微生物植酸酶多数为真菌表达的3一植酸酶,从植酸的1位或3位开始水解,但近年来有些研究者和机构用细菌(如E.coli)在酵母中表达生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