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高职学生职业期望实证研究——以省内某高职国家示范校为例

辽宁高职学生职业期望实证研究——以省内某高职国家示范校为例

ID:23622125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9

辽宁高职学生职业期望实证研究——以省内某高职国家示范校为例_第1页
辽宁高职学生职业期望实证研究——以省内某高职国家示范校为例_第2页
辽宁高职学生职业期望实证研究——以省内某高职国家示范校为例_第3页
辽宁高职学生职业期望实证研究——以省内某高职国家示范校为例_第4页
辽宁高职学生职业期望实证研究——以省内某高职国家示范校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辽宁高职学生职业期望实证研究——以省内某高职国家示范校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辽宁高职学生职业期望实证研究——以省内某高职国家示范校为例陈斌,曲蓉蓉(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110164)摘要:本文在界定相关概念和编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职业期望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对省内某高职国家示范校大一到大三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回收的调查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借以对辽宁高职学生职业期望评价指标维度以及在不同背景变量下高职学生职业期望的特点进行研究。.jyqkan)的白鼠走迷宫实验得知,期望的产生是动物满足需求的基本心理功能。期望是一种要达成目标的特殊动机,因此,它是人的一种主观预期,属于意识范畴的内容。个人在发展职业的过程中,自然而然

2、地会想到应用期望的心理功能,以引导职业选择和职业行为。综合来说,职业期望可以认为是个人在职业方面综合自身需求、效能预期和结果预期等主观因素,以形成个人的职业发展愿望的过程,它受过去经验、个体职业认知、现实环境条件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二、研究概况本文以编制高职学校学生职业期望调查问卷为基础进行研究,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性别、年龄、学业成绩、家庭背景等受调查人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职业期望调查量表,共74个问题。题项设计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和五项计分原则(非常期望5分、期望4分、无意见3分、不期望2分、非常不期望1分)。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辽宁省内某高职

3、国家示范校大一至大三的学生。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6份,问卷有效率为88%,满足分析要求。有效样本构成如表1所示。问卷回收后,笔者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了因素分析、单因子变量分析以及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等。三、研究过程与结果(一)因素分析。本研究在调查问卷各题项共同度均大于0.35的基础上进行了三次探索性因素分析。整个过程删除了27个因子负荷小于0.5的题项,并将剩余的47个题项聚类为对工作要求、福利、进修机会、工作环境、发展机会、声望、工作地点和共组规律八个维度,累积解释率达61.625%,为接下来的研究奠定基础。(二)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分析。

4、信度检验采用L.J.cronbach所创的ɑ系数法,效度检验利用问卷及其因素分解后各维度间的相关系数来衡量。研究结果表明:总调查问卷ɑ系数为0.903,各维度的ɑ系数介于0.686~0.921之间,信度比较好;八个维度与总问卷之间所有相关系数均大于0.4,在0.01水平上具有显著性,各维度之间相关系数均大于0.1,满足效度检验水平。(三)职业期望总体情况分析。这部分的分析中得分越高的维度表示学生期望越高。总量表平均得分为4.15,大于3,标准差SD=0.35,由此表明,辽宁省的高职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期望。在职业期望的八个维度中,维度2得分最高(平均值M=4.199,标准差SD=0.

5、497),维度5次之(平均值M=4.237,标准差SD=0.630),维度8最低(平均值M=3.829,标准差SD=0.988)。(四)不同背景变量下的职业期望分析。1.不同性别学生的职业期望分析。本部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高职学生职业期望相差无几,男学生(平均值M=4.15,标准差SD=0.34)和女学生(平均值M=4.13,标准差SD=0.37)很相似,并且在总量表和八个因子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不同年龄学生的职业期望分析。本部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龄的高职学生中,以20岁期望最高(平均值M=4.26,标准差SD=0.38),

6、并且在总量表和八个因子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不同学业成绩学生的职业期望分析。本部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学业成绩的高职学生中,学业成绩为优的高职学生职业期望最高(平均值M=4.21,标准差SD=0.37),而学业成绩为及格的高职学生职业期望最低(平均值M=4.04,标准差SD=0.38)。在“维度4-工作环境”上,不同学业成绩高职学生的职业期望存在显著性差异(P=0.043<0.05),而在总量表和其他因子上差异性不明显。在上述结果的基础上,针对“维度4-工作环境”,采用LSD进行事后比较,得到如下结论:(1)学业成绩为“优”的学生,对于“工作环境”的职业

7、期望显著高于学业成绩为“良”、“中”和“及格”的学生,并且与学业成绩为“良”的学生具有显著性差异。(2)学业成绩为“良”的学生,对于“工作环境”的职业期望显著高于学业成绩为“及格”的学生,低于学业成绩为“中”和“优”的学生,并且与学业成绩为“优”的学生具有显著性差异。(3)学业成绩为“中”的学生,对于“工作环境”的职业期望显著高于学业成绩为“良”和“及格”的学生,低于学业成绩为“优”的学生,但与三者不具有显著性差异。(4)学业成绩为“及格”的学生,对于“工作环境”的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