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隐私权的民法保护

患者隐私权的民法保护

ID:23676459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9

患者隐私权的民法保护_第1页
患者隐私权的民法保护_第2页
患者隐私权的民法保护_第3页
患者隐私权的民法保护_第4页
患者隐私权的民法保护_第5页
资源描述:

《患者隐私权的民法保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患者隐私权的民法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3(一)保护患者的隐私权的法律依据  纵观我国的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主要表现在民法方面。隐私权作为公民一项重要的权利,主要是通过民法的相关规定加以保护。民法通则在第101条规定了公民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到法律保护。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将侵害隐私权解释为侵害名誉权的行为,在对隐私权的保护上,适用以名誉权的保护方式进行保护,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40条规定:“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

2、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1993年8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7条又规定:“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开他人的隐私材料或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人受到损害的,应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199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规定:“医疗卫生单位的工作人员擅自公开患者患有淋病、梅毒、麻风病、艾滋病等病情致使患者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患者名誉权。”上述所列的法律法规,明确提到了对隐私权的保护,但由于我国民事立法上的缺陷,对患者隐私权的保

3、护仍有不周。  (二)保护患者隐私权中出现的难点问题  1.实体法上未明确规定隐私权的保护。《宪法》中可以找寻到对隐私权进行法律保护的若干精神,但是作为一国根本法的宪法中并未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问题进行明确规定。患者隐私权作为一项重要的权利,主要是通过民法的相关规定加以保护,但我国《民法通则》没有对隐私权做出明确规定并加以保护,相关的司法解释将侵害隐私权的行为解释为侵害名誉权的行为,这显然不利于对当事人切身利益的维护。  2.我国现行法律尚未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予以确认。隐私权主要是通过民法的相关规定来加以保护的,但我国《民法通

4、则》及相关司法解释,实质上把对隐私权的保护纳入到名誉权的范围内,以是否“公开”并“造成社会评价降低”作为判断侵犯隐私权的标准。受立法上的影响,司法实践中,大多数法院在审理侵犯隐私权的案件时以侵害名誉权来认定,未正确区分隐私权与名誉权,这种立法上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  3.隐私权保护的条文分散,不系统,即无系统的立法。我国对隐私权的保护比较零乱,琐碎,没有全面系统保护隐私权的立法,法律对隐私权的规定散见于民法、刑法、诉讼法等诸多部门法之中,其内容缺乏衔接性、统一性,这在立法中存在着一个矛盾:一方面民法中不承认隐私权为独立的民事权利,不接

5、受侵犯隐私权为独立的诉因;一方面又有一些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不仅在实体法上造成用法律的困难,而且在诉讼上不利于受害者寻求司法保护。  四、患者隐私权保护的民事立法完善  (一)侵犯患者隐私权的构成要件  侵犯患者隐私权是指医护人员故意或过失的披露、散布、传播、利用患者的隐私,也包括捏造隐私,对患者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不良影响,致使其名誉受损,或精神上遭受痛苦,或经济上遭受损失。侵犯患者隐私权是一种民事违法行为,侵权者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判定侵权行为的成立,一般应具备损害事实、违法行为、因果关系、过错四个要件,判定是否侵犯患者隐私

6、权也要从这四个要件进行分析。  1.损害事实。损害作为一种事实状态,是指“因一定的行为或事件使某人受侵权法保护的权利或利益遭受某种不利的影响。”损害事实作为确定责任的一个因素,是侵权责任构成的前提。  2.违法行为。在构成侵犯患者隐私权的法律要件中,由于侵犯患者隐私权的行为本身即可构成侵权事实,只要行为人的行为违法,则侵权事实便当然成立,判断侵权行为是否违法,要看行为人是否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侵权行为。  3.因果关系。在医疗侵权案件中,因果关系表现为医护人员的侵害行为与损害事实的前因后果关系。医护人员泄露患者秘密的行为,如披露患者的隐

7、私,又包括消极的不作为,如未妥善保管患者的病历,使患者的病情被其他人知道而散播。  4.过错。行为人是否有过错是认定侵权行为的关键因素和重要构成要件。根据《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医护人员在医疗活动中的行为只要具备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即可以认定为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二)患者隐私权保护的立法完善  患者隐私权的保护,不仅医院要加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质量,最重要的是上升到用法律来提供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保护患者的隐私权,避免温

8、晓云一案的重复发生。在立法上,有两种方式可以对此进行展开:  1.完善《民法典》的内容。隐私权作为公民一项重要的权利,主要是通过民法的相关规定加以保护的。在完善患者隐私权保护的立法当中,完善《民法典》的内容是重中之重。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