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隐私权的民法保护

论隐私权的民法保护

ID:17684533

大小:158.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9-04

论隐私权的民法保护_第1页
论隐私权的民法保护_第2页
论隐私权的民法保护_第3页
论隐私权的民法保护_第4页
论隐私权的民法保护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隐私权的民法保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法学专业专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论隐私权的民法保护学生姓名:徐怡学号:1133001414895专业:法学年级:10春学校:青田电大2012年10月目录摘要…………………………………………………………………………1关键词………………………………………………………………………1一、隐私权法律保护的起源………………………………………………2二、隐私权民法保护的法理基础…………………………………………3(一)民法是“人”法,对人格权予以保护是其主要的内容………3(二)从身份到契约彰显了对隐私权保护的

2、历程…………………4三、隐私权民法保护存在的问题…………………………………………4(一)隐私权立法概况………………………………………………6(二)审判实务中存在的问题………………………………………6四、对于隐私权保护完善的建议…………………………………………6(一)立法上应明文确定隐私权是项独立的人格权利……………7(二)规范隐私权保护的内容与范围………………………………8(三)加强对网络侵害的控制………………………………………8(四)在司法实践中,应当尽快采用直接保护……………………8五、结论……………………………………………………

3、………………9参考文献………………………………………………………………9论隐私权的民法保护[内容提要]隐私权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有利于保护私人生活不受干扰,划清私人空间与社会空间的界限,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基本的和谐,更好的尊重个人的独立、自由和尊严。隐私权作为自然人的重要权利,具有较多的内在性,一般情况下,它并不需要任何人的积极配合,只要其他主体采取尊重和不作为就能得到保证。但我国法律体系中并无关于隐私权保护的系统规定,理论研究中对隐私权的认识也有很多争论,因此对隐私权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关键词]隐私权民事权

4、利民法引 言隐私权作为人格权分化过程中“新生的”一项具体人格权,属于法律制度及社会中的弱势权利,自其作为一个法律概念的提出至今不过百余年的时间,而且世界各国对隐私权保护的法律制度尚处于发展之中。我国民法中至今尚未明确隐私权这一概念,虽然大致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我国学者即开始对此进行了研究,但总体上的研究水平不高,也不够深入。而在司法实务中,先前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隐私权采取类推方法适用侵害名誉权法律规定的司法解释,对隐私权予以间接的保护,而最新的司法解释又将隐私保护规定为按照“其他人格利益”的保护方法进行保护。由此可见,我国对

5、隐私权的司法保护之态度是相当茫然的,抑或是暖昧的。而据笔者调查,审判实务人员对隐私权的认识还大多停留在作为名誉权保护的对象上,由此产生了对隐私权保护更为不力的现实状况着实令人堪忧。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隐私权保护的复杂性加深,与人们要求保护隐私意识的增强,构成了一对相当尖锐的矛盾,如何解决它己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新课题。-9-一、隐私权法律保护的起源隐私权(Therighttoprivacy)作为一项受法律保护的权利被提出,肇始于1890年美国两位著名法学家塞缪尔·D·沃伦(SamuelD.Warren)和路易斯·D·布兰代斯(Lo

6、uiSD.Brandeis)在《哈佛法学评论》第四期上发表《隐私权》一文,文中提出,新发明和新行业的出现提醒我们注意:要保护人身权利,保护“独处的权利”,下一步我们必须做什么?立等可取的照片、讲求时效的报纸业已侵入了私人和家庭生活的神圣领地;诸多新器械的发明让我们不难预见,“阁楼中的密语将传播于大庭广众。”一个多世纪以前法学家提出的问题,于今日似乎仍不失为一道问题。在国内,隐私权的保护起源于一起案例。2001年9月15日,未婚女阿静(化名)在新疆石河子医院做人流手术。当她脱好衣服躺在床上接受检查时,医生孙某叫进20名见习生,阿静当场羞

7、愧难耐,要求见习生回避,却被孙某告知没关系,让她躺好接受检查。医生孙某以阿静为“标本”现场讲解各部分名称、症状等,整个过程持续约5-6分钟。10月8日,阿静以隐私权受到侵犯为由,将医生孙某和其所属医院作为第一、二被告,诉至石河子市人民法院,要求被告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一万元。这是全国首例医院将伤者作为教学对象而被提起诉讼,要求给予精神损害赔偿的案例。在此案例中涉及到民事主体的一个重要权利——隐私权。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隐私权的产生并成为法律保护的对象是

8、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隐私权的概念和理论首先在崇尚人权保护,注重个人隐私的美国出现。1890年,美国波士顿市社会名流华伦夫人不满报纸对她所开的舞会的报道,由其丈夫——哈佛大学法学教授萨莫尔华伦及白兰德斯教授——美国最高法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