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教案系列化学平衡

高二化学教案系列化学平衡

ID:23898077

大小:9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1

高二化学教案系列化学平衡_第1页
高二化学教案系列化学平衡_第2页
高二化学教案系列化学平衡_第3页
高二化学教案系列化学平衡_第4页
高二化学教案系列化学平衡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化学教案系列化学平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2-1化学平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等基本概念。(2)理解化学平衡状态形成的条件、适用范围、特征。(3)常识性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2.能力和方法目标(1)用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从而提高判断平衡状态、非平衡状态的能力。(2)通过从日常生活、基本化学反应事实中归纳化学状态等,提高学生的归纳和总结能力;通过溶解平衡、化学平衡、可逆反应之间的联系,提高知识的总结归纳能力。(3)利用化学平衡的动态特征,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3.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化学

2、平衡状态的特征;难点是化学平衡状态判断。[教学过程]见ppt文件。[课堂补充练习]1.化学平衡主要研究下列哪一类反应的规律()。(A)可逆反应(B)任何反应(C)部分反应(D)气体反应2.在已经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中,如果下列量发生变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平衡移动的是()。(A)反应混合物的浓度(B)反应物的转化率(C)正、逆反应速率(D)反应混合物的压强3.在2NO2N2O4的可逆反应中,下列状态属于平衡状态的是()。(A)υ正=υ逆 ≠0时的状态(B)NO2全部转变成N2O4的状态(C)c(NO2)=c(N2O4)的状态(D

3、)体系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4.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按如下操作,平衡不发生移动的是()(A)恒T、P时,充入NH3(B)恒T、V时,充入N2(C)恒T、P时,充入He(D)恒T、V时,充入He5.下列哪个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2+3H2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A)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B)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C)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D)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H-H键形成6.如图所示,600K时,在容积可变的透明容器内,反应2HI

4、(气)I2(气)+H2(气)达到平衡状态A。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压缩成为原容积的一半,达到平衡状态B。按图示观察方向_____(填“能”或“不能”)看出两次平衡时容器内颜色深浅的变化,理由是___。若从水平方向观察,能否看到容器内颜色深浅的变化_____。7.K2Cr2O7是橙红色晶体,K2CrO4是黄色晶体,若将K2Cr2O7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可以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r2O72-+H2O2CrO42-+2H+,当达到平衡时,溶液的颜色在橙色和黄色之间,试回答:(1)向盛有2mL的上述K2Cr2O7溶液的试管中滴

5、入10滴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则试管中的溶液呈_____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向(1)所得的溶液中滴入5滴2mol·L-1的硫酸溶液,试管中溶液呈____色,理由是_______。(3)另取上述K2Cr2O7溶液2mL于试管中,小心加热,接近沸腾时,试管中的溶液颜色会有何变化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8.CuCl2溶液有时呈黄色,有时呈黄绿色或蓝色,这是因为在CuCl2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u(H2O)4]2++4Cl-[CuCl4]2-+4H2O(蓝色)(黄色)

6、(1)现欲使溶液由黄色变成黄绿色或蓝色,请写出两种可采用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2)在2SO2+O22SO3的平衡体系中,加入18O构成的氧气,当平衡发生移动后,SO2中18O的含量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课堂补充练习答案:1A,2B,3A,4D,5AC。6.能;由于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容积减半,压强增大到原来的2倍时,平衡不移动,此时I2(气)及其它物质的物质的量均不变,但浓度却增大到原来的2倍,故可以看到I2的紫色加深。若从水平方向观察,

7、不能看到颜色深浅的变化。7.(1)黄色,加入OH-,使H+减少,平衡向右移动,CrO42-的浓度增大;(2)橙黄之间,加入硫酸的物质的量与氢氧化钠恰好中和,使平衡恢复原状态;(3)变黄,加热促进与水的反应,使CrO42-的浓度增大。8.(1)可加入硝酸银溶液;或加入水。(2)增加,原因是化学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二氧化硫跟18O2反应生成含18O的三氧化硫,同时逆反应发生会生成含18O的二氧化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