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镇农民增收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乡镇农民增收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ID:23911272

大小:6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11

关于乡镇农民增收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_第1页
关于乡镇农民增收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_第2页
关于乡镇农民增收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_第3页
关于乡镇农民增收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_第4页
关于乡镇农民增收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乡镇农民增收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乡镇农民增收工作的调查与思考关于乡镇农民增收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XX乡地处县城西北部,距县城31公里,(注意:本篇文章来源于第一公文网gongwen.1kejian.,版权归原稿作者所有,严禁非法传播!第一公文网是中国公文第一门户网,最权威的文秘写作网站)总面积96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21个村民小组,949户3943人。有耕地11856亩,荒山宜林地6500亩。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551元。全乡有党员184名,其中农村党员142人。对照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五个方面15项考核评价指

2、标进行自查,我乡5个村党支部均为四类村党组织。在省委省政府出台的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的考核评价五大项指标中,“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两项占到了65%的比例,对于我们这个经济底子薄、产业发展慢的农业乡而言,如何依靠产业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摆在乡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乡党委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伊始,组织30余名干部深入各村组、农户对我乡发展增收产业、增加农民收入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产业发展和农民收入现状  XX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乡,资源匮乏,区位不优。

3、近年来,围绕以绿色生猪生产为主导产业、劳务输出为农民增收主渠道,烤烟、蚕桑、核桃、中药材为骨干项目的“114”增收思路,稳粮扩经,大力扶持发展二三产业,产业结构逐步得到优化。2008年全乡出栏生猪3198头,输出劳务744人,种植烤烟172亩,养蚕320张,栽培食用菌30万筒,新栽核桃1200亩、地存中药材3000亩。  根据调查,我乡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收入现状有三个特点:一是农民人均纯收入较快增长。2008年我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551元,比2007年增长了771元,增幅为43.3%,增长势头良好。二

4、是各项收入全面增加。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组成结构看,2007年劳务收入为857.5元,以传统农作物、烤烟、食用菌、中药材、养殖、核桃为主的家庭经营性收入为510元,转移性收入为175元,二三产业收入为169元;2008年劳务收入为1223.7元、家庭经营性收入为741元,转移性收入为226.5元,二三产业收入为237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66.2元、231元、51.5元和68元,同比增长42.7%、45.3%、29.4%和40.2%。三是劳务收入成为农民增收亮点。2008农民外出务工收入人均1223.7元,

5、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8%,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且逐年增加。  根据调查,我乡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现状而言,存在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农民增收渠道窄。我乡农民收入以劳务输出和种植业、养殖业为主,乡、村没有固定企业;务工收入所占比重较大,种植业、养殖业和二三产业收入所占比重较轻;结构单一,产业化程度低,缺乏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增收具有不稳定性。二是传统农业增产没有增效。据调查,虽然2008年以粮油为主的传统农作物喜获丰收,但收入增长幅度很小,其主要原因是农业技术应用缓慢,虽然农产品在数量

6、上有增加,但品质没有改善,缺乏价格优势;加之农资价格上涨幅度大,农产品价格增长幅度小,导致传统农业增收不增效。  总体上看,全乡农业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度较大。但由于底子较薄,增收渠道不够广,农民人均纯收入依然较低,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缺逐强有力的物质支撑。  二、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一)农村干部群众整体素质不高,农民自主创业的能力有限。在农村干部身上体现出:绝大多数干部能认识到农民增收致富是各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但对履行这项职责无能为力,满足于村内事务的协调服务,不知道如何跑市场、

7、找项目,在经济发展上想不出好办法。在群众身上体现出:习惯于传统农业时代的生产生活方式,对政府组织的培训积极性不高,缺乏致富技能;只顾捞“现水”,缺乏长远发展的眼光;有文化有能力的青年农民大多数外出务工,本地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素质偏低,自我发展能力差与示范带动效应慢的问题并存。  (二)农业产业化难以形成,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不强。一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产业大户数量少、规模小,缺乏综合实力,市场竞争力不强。唯一具有龙头作用的蚕桑收购企业因产品价格下跌处于半停产状态;新创办的千头养猪场尚未投产。全乡养猪尚

8、无50头以上的大户,10张以上的养蚕大户在旺市时也未能达到10户。二是产业特色不明显,没有打响地方品牌。地产土猪肉深受消费者欢迎,但全乡年出栏仅3000多头,烤烟面积今年最大也仅408亩。三是小农式的粗放经营和单干现象较为普遍,没有形成规模化和集约经营的模式,农业比较效益较低。四是农村产业合作组织发展培育缓慢。目前仅成立了劳务输出和互助基金会两个协会,且劳务协会运用尚不规范、不正常。  (三)农业科技发展滞后,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农业科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