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应用

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应用

ID:23956793

大小:4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应用_第1页
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应用_第2页
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应用【关键词】腋静脉;早产儿;营养治疗  目的:探讨行腋静脉穿刺置管对早产儿置管时间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腋静脉穿刺置管法,对照组采用头皮静脉穿刺置管法,比较两组置管时间长短、局部反应。结果:观察组留置时间平均为5天,对照组留置时间平均为3天,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腋静脉穿刺置留置针保留时间长,适于早产儿住院治疗。结论:对早产儿行腋静脉穿刺置留置针,不仅改进了护理工作,而且减少因多次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  1资料与方法  近年来

2、,随着医学的发展,早产儿成活率大大提高,在临床治疗中,营养支持是一个重要环节,早产儿头皮静脉表浅细小,连续输入静脉高营养液容易发生外渗,造成局部皮肤坏死,而腋静脉管径粗大,走行直,安全性高。  穿刺方法:患儿处于平卧位,使穿刺侧上肢伸展并上举,操站于患儿头侧,左手固定上臂并绷紧皮肤,助手可以一手指腹按压腋窝内侧,使腋静脉显露,消毒皮肤待干后,以20°角进针,见回血后,使针与皮肤约成10°角徐徐送进入软管,拔出针芯,将敷贴以留置针为中心,粘贴固定。  2结果  p<0.05  3讨论  3.1解剖位置:腋静脉与腋动脉伴行,由两

3、条肱静脉在胸大肌下缘处汇合而成,收集上肢浅、深静脉的全部血液,经腋窝跨第一肋外缘后续为锁骨下静脉,向内行于胸锁关节后与颈静脉汇为头臂静脉后注入右心房,位置相对固定,在体表投影相当于上肢外展90°,自锁骨中点至肘窝中心连线上三分之一为腋静脉,新生儿腋窝底部外侧壁在、中心可见或隐约可见,长约0.5CM的腋静脉,在此处穿刺成功率高而且安全。  3.2优点:腋静脉管径粗大、走行直,若误伤腋动脉,因无骨性组织遮挡易压迫止血;经腋静脉穿刺保留时间长,平均为5天,药物不易外渗;经腋静脉输入高浓度、对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外渗几率小;其位置隐

4、蔽,不易被小儿抓掉,安全性高,经X线观察,即使手臂下垂,留置针也不会打折。  3.3穿刺方法:患儿处于平卧位,使穿刺侧上肢伸展并上举,操站于患儿头侧,左手固定上臂并绷紧皮肤,助手可以一手指腹按压腋窝内侧,使腋静脉显露,消毒皮肤待干后,以20°角进针,见回血后,使针与皮肤约成10°角徐徐送进入软管,拔出针芯,将敷贴以留置针为中心,粘贴固定。  3.4观察是否有液体渗出的方法:1:以5ml空针抽回血,回血顺利而推注液体无阻力者为顺利,2:观察腋下,其次后背,再次是前胸皮肤情况,注意双侧对比,以明确判断。  3.5护理注意事项:严

5、格交接班,应注意留置针周围皮肤情况,如发生针眼处皮肤发红、渗血、针眼扩大等情况,立即予以拔除,并消毒局部皮肤,以防感染。  结论:经腋静脉穿刺留置针,在减少患儿痛苦的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