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诊治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诊治分析

ID:23968093

大小:6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诊治分析_第1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诊治分析_第2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诊治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诊治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诊治分析侯俊霞(河南师范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河南新乡453007)【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6-0182-02【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呼吸袞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效果以及其对患者血氧指标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木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2例以及呼吸机治疗组(观察组)23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氧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等情

2、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的指标较治疗前得到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率、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镇静、扩容、利尿的基础上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氧指标,有利于患者预后。【关键词】无创呼吸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COPD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多以老年人为主,其临床症状表现为乏力、呼吸急促、胸闷、反复呼吸道感染,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袞竭,导致患者出现牛.命危险,严重影响我国老年人的生存质量[1]。临床上对COPD患者常采用扩容、利尿

3、、镇静等常规治疗,常规性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仍有部分患者预后效果不理想。为此木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1.资料及方法1.1临床、冶疗选取木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2例以及呼吸机治疗组(观察组)23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10例,患者年龄为61〜78岁,平均年龄为(65.8±6.2)岁,病程为2〜28年,平均病程为(10.8&plU

4、smn;3.5)年,观察组患者男性12例,女性11例,患者年龄为62〜82岁,平均年龄为(67.2±5.8)岁,患者病程为3〜27年,平均病程为(11.2&p

5、USmn;4.3)年,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表现为呼吸急促、胸闷、乏力、呼吸窘迫,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性镇静治疗,予吸氧、利尿剂静推(20mg-60mg)、强心(去乙酰毛花苷),同吋给予硝酸甘汕改善循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机参数模式设定(S/T):呼吸压为4cm〜8cm,吸气压为8cm〜

6、14cm,氧浓度为40%-100%。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同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体征的变化。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计量资料均值的比较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与治疗前相比得到奋效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

7、2。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氧指标改善情况分析(-x±s)注:与治疗前相比,l)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2)P<0.05。2.讨论随着无创技术的发展,无创呼吸机在临床上的用途也越来越广泛,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由于肺部自主功能减弱,导致气体交换能力下降,引起患者呼吸窘迫,从而导致患者肺静脉压增高,使得肺部淤血堆积,并渗透到肺间质中,导致患者出现低血氧及氧气弥散能力下降,因此容易导致患者呼吸闲难,并引起患者呼吸衰竭,危机患者生命[2]。对于COPD病情较轻的患者应用强心、利尿、吸氧等方式进行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患者病情,但对于部分病情较重的

8、患者,单纯的强心、利尿、吸氧治疗并不能有效缓解病情[3]。对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严重者可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较理想,患者通过鼻管与呼吸道进行连接,从而促发呼气,并在呼气过程中对患者进行适当加压,让呼吸衰竭患者可省去呼气的力气,同时无创呼吸机能为患者提高较低的压力,防止患者肺泡出现萎缩,改善患者通气情况。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与治疗前相比得到有效改善,治疗后观察组心率、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而说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