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

ID:27310049

大小:7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_第1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_第2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威海市市立医院综合内二科山东威海264200)【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间的94例慢性附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对其临床表现、检查结果、预后等情况进行兵体分析,评估治疗效果。结果:通过肺功能复查,可见治疗后有明显改善,与之前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1例合并其它器官并发症死亡;9例机械辅助治疗好转,93例患者均获痊愈,1月后随访无复发。

2、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临床资料分析与评估,并通过综合治疗方案的具体设定来进行治疗,从而提升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的可能性。【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临床治疗【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3-0079-0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呼吸系统疾病,以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世界范围内均以发病率、死亡率上升为主要趋势;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有呼吸衰竭时,往往已到后期,这也是合并症状出现多表现为急诊、住院的原因之一,因而在这

3、方面需要做好早期的治疗与预防,以减少发展到晚期的可能性[1]。木组研究选取94例合并症患者,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木次研究选取的所有患者均经病史问询、病例查看以及相关检查,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4例患者中,有男性56例,女性38例,年龄从61岁到84岁,平均年龄为(72.6±10.5)岁。1.2方法首先,以冋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临床表现、治疗、预后情况进行分析。其次,在治疗方

4、法方面,对94例患者进行内科综合治疗;包括纠正诱因、吸氧、支气管扩张、祛痰等治疗,并给予营养支持,有10例患者因需要而增加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第三,根据气流受限程度进行疾病严重程度分级,主要是肺功能分组,丨级-轻度(FEVl/FVC<70%,FEVl≥80%预计值)、II级-中度(FEVl/FVC<70%,50%≤FEVl<80%预计值)、III级-重度(FEVl/FVC<70%,30%≤FEVl<50%预计值)、IV级-极重度(FEVl/FVC<7

5、0%,FEVl<30%或<50%预计值,并伴冇呼吸衰竭征象)。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软件操作系统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差异冇统计学意义。1.结果临床表现方面:症状: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精神神经、消化和泌尿系统症状的例数分别为70例(74.5%)、66例(70.2%)、53例(56.4%)、40例(42.6%)。体征:发钳、肺部、心血管、神经系统体征例数分别为58例(61.7%)

6、、64例(68.1%)、59例(62.8%)、44例(46.8%)。治疗效果与预后方面:通过肺功能复查,可见治疗后有明显改善,与之前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1例合并其它器官并发症死亡;9例机械辅助治疗好转,93例患者均获痊愈,1月后随访无复发。具体如下表1所示。表1复查肺功能结果[n(%n2.讨论呼吸衰竭往往会造成肺通气、换气功能障碍,通常的影响包括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易造成头痛、头晕、精神错乱等症,属于肺性脑病类型;也会在缺氧情况下造成脑细胞水肿、脑疝等;而在

7、循环系统则会直接造成腹腔器官血管收缩,血流量增加;对于呼吸系统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呼吸窘迫方面,因此,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时,就会对机体产生极人的负面影响,需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在治疗前的统计数据分析与诊断,具体是通过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行诊断后,还需要对呼吸衰竭进行确诊,这方面,主要是通过动脉血气分析来实现(比如,在性质、程度、氧疗指导、机械通气、电解质平衡等方面,均有价值);从诊断标准看,以海平面呼吸空气条件下的动脉氧分压小于60mmHg为准,在II型呼吸衰竭方面要注可伴或

8、不伴PC02大于50mmHg,而在COPD方面要求伴奋PC02大于SOmmHg;因此,通过COPD缓解期的动脉血气分析判断呼吸衰竭[2】。经判断得到了症状: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精神神经、消化和泌尿系统症状比例分别为74.5%、70.2%、56.4%、42.6%;发紺、肺部、心血管、神经系统体征比例分别为61.7%、68.1%、62.8%、46.8%。但经过治疗后发现,通过肺功能复查,可见治疗后有明显改善,与之前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