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flt3基因表达对急性骨髓系白血病细胞活性的影响

干扰flt3基因表达对急性骨髓系白血病细胞活性的影响

ID:23980227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干扰flt3基因表达对急性骨髓系白血病细胞活性的影响_第1页
干扰flt3基因表达对急性骨髓系白血病细胞活性的影响_第2页
干扰flt3基因表达对急性骨髓系白血病细胞活性的影响_第3页
资源描述:

《干扰flt3基因表达对急性骨髓系白血病细胞活性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干扰FLT3基因表达对急性骨髓系白血病细胞活性的影响[]目的利用RNAi技术干扰FLT3基因,研究其对髓系白血病细胞(HL-60)活性的影响,进而探讨利用RNAi技术靶向治疗急性骨髓系白血病(AML)的可能性。方法以NC(HL-60细胞)和HK(含shRNA-FLT3的阴性对照的HL-60细胞)、F1(实验组,含shRNA-FLT3的HL-60细胞本实验室已实验证明对FLT3有干扰作用)3种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实验分2组,每组皆包括NC、HK和F13种细胞株:1)药物组:LY294002(PI3K通道阻断剂)作用组。2)对照组:未加LY294002。MTT和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测定细胞

2、活性和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1)药物组、对照组组内比较:以NC做参照,F1能使细胞活性下降,细胞凋亡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药物组与对照组组间相比,药物组的细胞活性下降,细胞凋亡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药物组和对照组组间:NC()和NC(-)、HK()和HK(-)、F1()和F1(-),药物组吸光值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药物组和对照组细胞凋亡的变化FCM检测细胞凋亡:①对照组和药物组组内:F1凋亡率的表达均高于NC、HK(P0.05);②药物组和对照组组间:NC()和NC(-)、HK()和HK(

3、-)、F1()和F1(-),药物组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在我国,白血病是十大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现在有化疗,手术治疗等多种方法来治疗白血病,但其病死率仍居高不下。化学疗法仍是现在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手段,但其巨大的毒副作用常常使患者不能忍受,也严重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骨髓移植因其配型的困难以及高额的医疗费用,成为其治疗白血病的最大缺点。FLT3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治疗的理想靶向基因[4],目前已研发了几种FLT3小分子抑制剂,SU5416/11248、MLN518、CEP701、CT53518等,但由于FLT3与其它RTK受体

4、同源,FLT3抑制剂往往和KIT、VEGF-R2、PDGF-R,蛋白激酶C等也有高度亲和性,用于治疗时副作用不可避免[4-5]。RNA干扰技术是FLT3靶向抑制的另一选择,它可只抑制FLT3的表达,而对其它RTK无影响;再者若FLT3靶向RNAi与其它分子靶标联合治疗时,其抑制效果互不干扰[6-7],这对AML这种多基突变疾病的治疗十分重要。研究发现:FLT3的异常表达可导致下游信号持续激活[8],导致细胞非控制性增殖。RNA干扰技术用shRNA-FLT3靶向抑制FLT3的表达,而对其它RTK无影响而倍受人关注。但shRNA-FLT3的信号途径至今仍不明确,进一步阐明shRNA-FLT3

5、与其它分子相互作用的机制以及FLT3异常激活引发的下游信号传导是RNAi分子抑制策略成功的关键。  本实验中,药物组和对照组组间,药物组细胞活力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凋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了LY294002可以抑制HL-60细胞活性,从而促进细胞凋亡。  AML是一组涉及多种转录因子和信号分子(特别是酪氨酸激酶)的遗传性改变,具有多步骤发病的特点,因此多靶点、联合治疗是AML治疗的关键[9]。在本实验中,F1()是siRNA和LY294002联用的结果,F1(-)、NC()分别是siRNA和LY294002单独作用的结果。F1()、F1(-)、NC()与

6、NC(-)差异显著(P<0.05),F1()与F1(-),F1()与NC()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这表明了shRNA-FLT3、LY294002单独作用均可引起HL-60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LY294002对FLT3-shRNAi的促进细胞凋亡有协同增效作用,且最佳作用时间在24-48小时之间。  综上:1)siRNA干扰HL-60细胞FLT3基因表达可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2)LY294002可以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3)FLT3-shRNAi与LY294002联合作用可更有效地抑制细胞活性,促进细胞凋亡。这为RNAi以及RNAi联合治疗白血病提供了理论

7、依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