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护理效果分析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护理效果分析

ID:23988955

大小:60.0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护理效果分析_第1页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护理效果分析_第2页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护理效果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护理效果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护理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内科临床上采用中医护理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3例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观察组33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率情况。结果经过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97%(32/33),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4.85%(28/33),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1.2病因与发病机制痛风性关节炎属于中医学”痹证、痛风、历节”范畴,《张氏医通》指出”痛风”一证,《灵枢》谓之贼风,《素问》谓之痹,《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记载:”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主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名历节”。”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痛,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外台秘要》谓其”热毒气从脏腑中出,攻于手足,则赤热肿痛也,人五脏六腑井荥输,皆出于手足指,故此毒从内而生,攻于手足也。”病机多为湿热痰浊痹阻经络,不通则痛。在此基础上,现代医

3、家对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刘再朋[1]等认为病机主要是脾失健运,湿热内生;马立人[2]认为瘀血是本病的病机关键;盖国中[3]提出湿毒内伏血分是本病关键;曲怀汝[4]认为痛风乃血分伏毒引发,其病机为脾肾双亏;李安民[5]认为关键是正虚。综合上述文献,可以得出,痛风性关节炎病机特点为寒湿或湿热痹阻,筋脉不通。1.3方法对照组33例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使用药物主要是布洛芬缓释胶囊(吉林市吴太感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3774)给药剂量为300mg/次,2次/d,观察组33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

4、理,给予的中药方剂如下:冬瓜仁15g、苍术12g、黄柏12g、丹皮15g、丝瓜络12g、通草6g、赤芍12g、牛膝15g、半夏12g、半夏12g、茯苓20g、防风10g、大青叶15g;方剂加减如下:对于出现灼热红肿、苔黄的患者需要加细辛3g、丹参15g、滑石15g;对于出现纳呆腹胀的患者需要加少量木香以及白豆蔻。水煎,1付/d,分2次温服。1.4临床疗效判断方法本研究中的临床疗效判断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等级[1]:①显效,经过临床治疗和护理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关节肿胀以及疼痛等明显减轻或者消失,患者能够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或工作;②有效,经过治疗和

5、临床护理,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暴露关节肿胀以及疼痛等明显减轻,患者能独立完成一部分日常活动;③无效,经过临床治疗和护理,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关节肿胀以及疼痛未出现明显好转,关键的正常生理功能未能得到改善,患者不能独立完成日常活动。临床治疗和护理的总有效率=[(显效患者数+有效患者数)/患者总数]X100.00%o1.5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中的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土标准差(x士s)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