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交际模式看文化负载词英译汉异化的度

从翻译交际模式看文化负载词英译汉异化的度

ID:24012564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从翻译交际模式看文化负载词英译汉异化的度_第1页
从翻译交际模式看文化负载词英译汉异化的度_第2页
从翻译交际模式看文化负载词英译汉异化的度_第3页
从翻译交际模式看文化负载词英译汉异化的度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翻译交际模式看文化负载词英译汉异化的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翻译交际模式看文化负载词英译汉异化的度摘要: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源语文化为导向的异化翻译策略日益彰显,它对促进文化交流,传播本土文化的确有很重要的作用。然而,从语用学下的翻译交际模式出发,它强调译者扮演着促成原文和译文读者交际成功的重要角色,倘若一味地照搬源语的表达方式,不顾及译文读者的接受程度,反而会造成理解失误和交流失败。所以说,把握好异化策略使用的度,灵活变通地使用音译、直译等方法对促成交际成功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翻译交际模式文化负载词异化的度音译直译    一、引言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行为,越来越被看作是传

2、播异域文化,促进世界文化交流的有效手段。而以源语文化为导向的异化翻译策略也因此日益彰显。然而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把翻译看成是一个动态的三元交际过程,其本质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示意推理过程。译者要负责把原文的真实意图准确地传达给译文读者,以达到交际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倘若译者忽略了读者的期待视野、文化背景知识、认知能力和认知状况等一系列实际问题,只为保留源语文化形象和而过度使用异化翻译策略,读者就会很难理解和接受原文的真实含义,导致交际的失败。  二、语用学下的翻译交际模式  语用学的关联理论认为,交际的实质是一种交际的推理模式,它把交际看

3、作是示意—推理的过程。[1]交际者对听话人/读者的认知环境和交际情境加以评估,并据此通过话语向听话人示意/传达(包括明示和暗示)自己的交际意图,听话人则根据该话语提供的信息和相关的语境信息,在关联原则的指导下进行解码和推理,最终实现对交际者的交际意图的认知。而翻译行为则包含两个“示意—推理过程”,涉及三个交际者,即原文、译者和译文读者。在第一个示意—推理过程中,原文向译者示意其交际意图,译者则结合原文的语境信息、原文提供的语言刺激(话语)及关联原则对原的交际意图进行推理理解。在此过程中,译者是听话人。当进入第二个示意—推理过程时,译者的

4、身份则变为发话人,他根据对原文意图的理解以及对译文读者的期待和接受状况的判断,向译文读者示意信息,而译文读者对他示意的信息进行推理理解。这种双示意—推理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这种翻译交际模式对翻译活动的启示是;第一,译者作为原和译文读者之间的桥梁,其主要任务是保证和促进前两者之间的交际成功;第二,在这种翻译交际模式的指导下,译者应以促成交际为己任,以译文读者为落脚点,选择便于读者理解的表达方式来示意原的交际意图。然而,在使用异化翻译策略时,由于过度彰显异域文化色彩而给译文读者带来超负荷的阅读负担,很可能导致其对译文的不理解,甚至失去兴趣

5、,从而导致交际失败。据此,在使用异化策略翻译异域文化现象(以文化负载词为例)时,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  三、异化策略在文化负载词翻译中的应用  1.文化负载词  文化负载词作为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在翻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汉语文化负载词是指那些标志中华民族文化中特有事物或具有中华民族色彩与历史背景的词、词组及习语,它是中华民族文化中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语,是概念意义和文化意义的复合体。[2]然而,汉语文化负载词往往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译性,这常使译者很难实现原文与译文的完全对等。  必须承认,英译汉语文化负载词时,采用异化策略有很多优

6、点。比如,以汉文化为归宿,保留和彰显译语的“中国味”,可以增强异域文化对读者的冲击感使其产生兴趣;此外,对维护文化的多元化格局,阻抗文化霸权的出现也有一定的意义。一些中国味很浓的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表达已被英美人接受,并且收入了它们的词典,如“风水”(fengshui)、“磕头”(koahjong)、“武术”(earry,somethreatentokillthemselves;somerefusestoboan?蒺shouse;somesmashtheony”更恰当些。或者为了让外国人知道这一习俗,也可在后面加一定的解释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