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复位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应用

手法复位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应用

ID:24014831

大小:7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手法复位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应用_第1页
手法复位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应用_第2页
手法复位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应用_第3页
手法复位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手法复位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手法复位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应用张照明何李一(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温岭317500)【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复位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价值。方法以位置诱发试验(Dix-Hallpike试验)诊断患者是否患良性位置性眩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行手法复位治疗,对照组予以镇静、改善脑循环、止晕等对症治疗。将眩晕症状和位置试验诱发的眼震消失作为治疗是否有效的判定标准,并运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对照组有效率为80%,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法复位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方法简单,安全可靠,医疗费用低,疗

2、效肯定,值得推广。【关键词】良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护理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是指在头位改变时出现短暂眩晕发作为主要表现的前庭半规管疾病,俗称“耳石症”。该病约占所有周围性眩晕患者的20%左右[1],是一种较常见的内耳机械性疾病。现将我院2007年3月-2011年8只运用手法复位治疗96例BPPV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供同行交流,以促进该病护理水平的提高,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病例均选自2007年3月至2011年8月我院神经内科3个病区的门诊和住院病例。经详细询问病史、

3、体格检查及实验室、器械检查,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眩晕,诊断为BPPV。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96例,对照组86例。治疗组男性42例,女性54例,年龄24〜79岁,平均56.5岁;病程Id〜5个月。其中,<6d的50例,7d〜1个月者28例,1〜2个月者12例,>2个月者6例。有外感病史8例,有冠心病史9例,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24例,有头部外伤病史3例,有颈椎病31例。其中74例于起、卧床时突然发病,14例于床上翻身时突然发作,8例于白天工作中因头位改变如低头或抬头时突然发病。76例为后半规管BPPV,14例为水平半规管性BPPV,6例为混合性BPPV。

4、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51例子,年龄27〜76岁,平均54.5岁,病程Id〜6个月。其中<7d者45例,7d〜1个月者28例,1〜2个月者8例,>2个月者5例。有外感病史5例,有冠心病史4例,冇原发性高血压病史28例,冇头部外伤史4例,冇颈椎病史16例。其中67例于起、卧床时突然发病,11例于床上翻身吋突然发作,8例于白天工作中因头位改变如低头或抬头吋突然发病。68例为后半规管BPPV44例为水平半规管性BPPV,4例为混合性BPPV。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病变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突然起病,表现为躺下、坐起

5、或在床上翻身时突然发生的眩晕,伴恶心,也可因快速低头而诱发,表现为5-35S的短暂眩晕,有明显视物旋转感,保持头位不动后眩晕可在lmin内消失,但头转回原来位置吋,类似眩晕再次发作。当缓慢躺下或坐起吋,可减轻或避免眩晕发作。全组患者无耳鸣、耳聋、言语不清及肢体活动障碍。1.3诊断方法:通过询问病史初步判断受累半规管的侧别。①后半规管型BPPV:有因头位改变而诱发的短暂性眩晕发作史,通常在起卧床吋发作。潜伏期3〜5s,持续吋间通常不超过30s,眼震呈垂直旋转性(旋转向下或向上),冇疲劳性,Dix-Hallpike试验阳性。②水平半规管性BPPV:具有短暂性、变

6、位性、潜伏期、无疲劳性及伴有特征性眼震等特点,眼震方向为水平性(向下或向上),眼震40〜60s,-•般不超过2min,Dix-Hallpike试验阴性,而平卧侧头试验(+),有明显的恶心、呕吐症状。通常在平卧翻身吋诱发。③混合型半规管性BPPV:有因头位改变诱发的短暂性眩晕发作史,潜伏期5〜10s,持续吋间通常为5〜30s,眼震方向为垂直向地性,冇疲劳感,常由躺下、坐起或平卧翻身诱发[2】。1.4治疗方法:对照组予以镇静、改善脑循环、止晕等对症治疗。治疗组皆行管石复位治疗一Epley手法复位治疗,其方法与Dix-Hallpike测试方法一致,只是在患者仰卧后

7、将向一侧偏斜45度的头向对侧迅速转2个90度,同吋身体由仰卧改为侧卧,面朝地,保持该头位不动2-3min后缓慢扶其坐起。1.5疗效判断标准:治愈:在变换各种体位吋眩晕消失;好转:在头位变动吋仍有轻微短暂的眩晕感;无效:治疗后眩晕次数和程度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其中治愈和好转均为有效[3】。1.6统计学处理:所冇数据用SPSS12.0版本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采用x2检验,P<0.05表不差异具宵统计学意义。2结果治疗组所有病例均完成了手法复位治疗,治疗组治愈72例,好转17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93%。对照组治愈35例子,好转34例,无效17例,有效率80%。治疗

8、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P<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