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泡泡资源”,亲历文本细读[论文]

利用“泡泡资源”,亲历文本细读[论文]

ID:24017131

大小:1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利用“泡泡资源”,亲历文本细读[论文]_第1页
利用“泡泡资源”,亲历文本细读[论文]_第2页
利用“泡泡资源”,亲历文本细读[论文]_第3页
利用“泡泡资源”,亲历文本细读[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利用“泡泡资源”,亲历文本细读[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利用“泡泡资源”,亲历文本细读利用“泡泡资源”,亲历文本细读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第一实验小学(066500) 杨书华[摘 要]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泡泡提示语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利用泡泡提示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关键词]提示语 细读 研读[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6-073打开人教版的语文课本,细心的读者就会发现课文中出现了许多泡泡提示语。这些提示语大都是以学生学习伙伴的口吻出现在教材文

2、本中的,有时出现在文章句首,抛砖引玉;有时出现在文末,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有时出现在文中,或引领学生赏析,或引领学生比较品味……这是编者精心为学生设计的。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泡泡提示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抓“妙笔”,促“研读”语文教材是书面语言的结合体,里面的优美词句数不胜数。人教版中有许多泡泡提示语都是针对课文的妙笔生花处,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口吻提出的。在课堂教学时,为了使学生体会到文本表达的精妙,教师要巧用这些泡泡提示语,带领学生研读课文,从中体会用词的准确、精妙。如在教学人教版《争吵》一课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终于挨到了放学。”在这句话旁边有个泡泡提示语

3、:“这里的‘挨’利用“泡泡资源”,亲历文本细读利用“泡泡资源”,亲历文本细读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第一实验小学(066500) 杨书华[摘 要]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泡泡提示语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利用泡泡提示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关键词]提示语 细读 研读[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6-073打开人教版的语文课本,细心的读者就会发现课文中出现了许多泡泡提示语。这些提示语大都是以学生学习伙伴的

4、口吻出现在教材文本中的,有时出现在文章句首,抛砖引玉;有时出现在文末,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有时出现在文中,或引领学生赏析,或引领学生比较品味……这是编者精心为学生设计的。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泡泡提示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抓“妙笔”,促“研读”语文教材是书面语言的结合体,里面的优美词句数不胜数。人教版中有许多泡泡提示语都是针对课文的妙笔生花处,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口吻提出的。在课堂教学时,为了使学生体会到文本表达的精妙,教师要巧用这些泡泡提示语,带领学生研读课文,从中体会用词的准确、精妙。如在教学人教版《争吵》一课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终于挨到了放学。”在这句话旁

5、边有个泡泡提示语:“这里的‘挨’字用得真好!”在教学时,我让学生仔细读泡泡提示语,然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说‘挨’字用得好?仔细研读课文,‘挨’字可以换成‘等’吗?为什么?”在这个泡泡提示语的提示下,学生带着问题仔细研读课文。通过结合上下文,学生结合克莱谛说的话,改成“等”字就体现不出作者心里所受的煎熬,这样通过对比,更能体现出克莱谛对同伴的关爱和宽容。语文教材中像这样的提示语还有许多。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紧扣教材,细读文本,巧用泡泡提示语,促使学生深入研读课文,在比较、品味中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二、抓“表象”,导“生活”有些文章被选入教材时,经过编者的加工和处理,语言文字

6、就被赋予了一种崭新的内涵出现在读者面前。有些语言文字,读者可以直接理解和接受;有些语言文字需要学生透过表象看本质。而新增加的泡泡提示语就给学生提供了便利,引导学生还原生活,从而获得更加深刻的体验和感受。如在教学人教版《孔子拜师》一课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你的学问渊博……一定会大有长进的。”在这句话旁边有个泡泡提示语:“联系生活实际,我能体会这句话的意思。”泡泡提示语为什么会这样提示呢?因为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学无止境”这个词语书面语感较强,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编者就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置了这个提示语,这就为语文课堂教学起到了导向的作用。因此,在课

7、堂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巧妙借助泡泡提示语,引导学生链接生活,再现生活。在语文教学中,当学生的理解接受存在困难时,教师可以巧妙借助文本中的泡泡提示语,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这样,就可以把抽象深奥的语言文字还原成鲜活立体的画面,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提高阅读效果。三、抓“综合”,思“拓展”阅读能力指的是学生全面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和处理是提高阅读水平的关键。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泡泡提示语,如“我能……”“我要……”“我知道……”等,以第一人称为主的提示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