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案例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案例

ID:24047041

大小:6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2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案例_第1页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案例_第2页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案例_第3页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案例_第4页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案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案例《三国鼎立》一、学习目标与任务 1、学习目标描述(1)知识目标: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取得官渡之战胜利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2)能力目标:通过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他是否打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3)情感目标:(1)通过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重要作用。(2)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

2、主要应该看它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3)读史使人明知,通过本课学习对学生进行历史感悟教育,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教育。·······2、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说明 学习任务: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及三国鼎立的形成。(1)学习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2)学习难点:评价历史人物。学习要求:(1)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以学习任务驱动为方式,以历史问题为中心,以小组探究合作、角色扮演的方法(语言交流和组内讨论方式)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2)抓住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运用发现、探究、协作、讨论学习方法,大胆、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3)注重本课网页素材

3、和相关网站的学习资源利用,联系所学知识和技能,对信息进行获取、收集、加工、处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二、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习惯、学习交往特点等)1、学习特点:从年龄特点来看,七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生理上,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学生理论知识比较薄弱,但思维活跃,课堂敢于发言,素质整体上呈现多层次的特点。对历史·······学科和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对学习资源

4、利用和知识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与综合能力很低。2、学习习惯:初一学生知识面狭隘,善意记忆,但不愿意理解,多数处于死记硬背的态度,习惯于被动接受式的传统教学,缺乏独立发现和自主学习能力。3、学习交往:初一学生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交往表现为个别化学习,课堂上群体性的小组交流与协同讨论学习机会很少。 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1、学习环境选择(打√)(1)Web教室√(2)局域网(3)城域网(4)校园网(5)Internet√(6)其它2、学习资源类型(打√) (1)课件(网络课件)√(2)工具(3)专题学习网站√(4)多媒体资源库√(5)案例库(6)题库(7)网络课程(8)其它 

5、·······3、学习资源内容简要说明(说明名称、网址、主要内容)1、《初中历史网》:三国的历史人物、形成三国鼎立的相关战役、其中的历史博览中,有详尽的历史人物介绍,历史知识,趣味历史和初一历史测学习方法等信息。网址:http://lishixueke.net/。2、《历史学科网》:汇集多省市初中历史资源、如:历史课件、中考知识点、个地方的中考试题、以及各版本教材相对于的初中历史教学资源。网址:http://cz.jb1000.com/Subject/Lishi/3、《中国历史课程网》:网址http://hist.cersp.com/图说历史、历史论坛、历史博客等相关学习资源(文本、图

6、片)。四、学习情境创设 1、学习情境类型(打√)(1)真实情境(2)问题性情境√(3)虚拟情境√(4)其它2、学习情境设计(1)问题情境: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到三国鼎立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你认为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2)虚拟情境:如果你是当时、三国中的一员,你会感受到各国都有什么样的方法来壮大自己?明确:魏——重视农耕,发展生产,兴修水利蜀——丝织业发达,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吴——造船业发达,到达夷洲。(师强调:夷洲即台湾,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五.学习活动组织1.自主学习设计(打√并填写相关内容) 类型相应内容使用资源学生活动教师活动(1)抛锚式√

7、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初中历史网》、《中国历史课程网》。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分析加工处理信息;发现问题并积极解答提出问题;提供学习资源;指导学生对问题的解答(2)支架式√ 评价三国中的历史人物 周瑜与诸葛亮的对比课件。 学生利用网络收集其他历史人物,对其生平进行了解,并做对比。 ·······提出问题;对其中一个作出解答,指导学生进行问题解答(3)随机进入式    (4)其它2.协作学习设计(打√并填写相关内容) 类型相应内容使用资源分组情况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