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分析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分析

ID:24062818

大小:6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分析_第1页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分析_第2页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分析刘常春湖北省随州市第二高级中学摘要:中H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逐渐沦为了丙方帝国主义的代言人,其统治更加腐败。在中华民族即将亡国的危急关头,中国资产阶级上层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以期挽救民族:戊戌变法。但是这场持续不久的变法运动最终却以失败告终,其失败的原因包含很多因素,对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戊戌变法的社会背景,并从JL个方面来阐述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关键词:戊戌变法;失败;原因;戊戌变法最终的失败结局是很多原因所导致的,也可以说是必然的。我们借助于对戊戌变法社会背景的分析,对戊戌变法

2、失败原因进行总结和探讨,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和学习中W近代史的知识内容。1戊戌变法的社会背景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屮国和西方世界的关系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不管是从政治上、经济上亦或是军事上来说,我国都出现了内焦外困。社会经济不景气,政治环境不稳定,因为人民群众承担着较大的负担,因此也爆发了很多反清政府的民间运动,如太平天国运动。外忧内患,让清政府中的某些开明官员和部分知识分子逐渐认识到必须要通过改革来让自己变强。尤其是1894年开始的甲午屮口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随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更是突出丫清政府

3、的软弱无能。于是这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提出必须进行改革,包含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推动变法维新的声音更加高涨。1895年,日木与中国所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刚刚传入北京,以康有为为首的约1300名左右的举人联名上述光绪,阐述了当前清政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也明确提出了要求变法的建议,史称“公车上书”;1895年8月,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代表的改革派出版《外国公报》,宣传变法思想,并在随后组织成立强学会。到1897年年底,严复创办《国闻报》,当时和《时务报》齐名,也成为了宣传变法思想的主要阵地;1897年11月,

4、德国占领胶州湾,法国租借广州湾,英国强制租借威海卫,国内群情激奋,维新运动也逐渐开始从理论转到实践;1897年12月,康有为再次上书,表明了当前西方列强对屮国的侵略态势;1898年4/]梁启超组织成立保国会,在当时维新人士以及部分官员的推动下,光绪皇帝终于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开始Ill。2戊戌变法失败的原2.1资产阶级自身的弱点:国内的资产阶级主耍是从地主阶级和官僚阶层慢慢转变而成的,他们将自己手头闲散不用的资金投资到企业中去,从而实现多渠道积累财富的目的。但是部分资产阶级在自己富裕起来之后也会选择到乡下购

5、置土地作为地主。我国封建社会存在一个较为奇怪的现象即是富而做官,为了保证自身的经济利益,资产阶级逐渐开始寻求政治方面的权力来确保自身权益。从而能够看出,在当时屮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背景下,资产阶级必然会和封建主义有着较深的联系。与此同时,资产阶级本身基本上没有生产机械设备的能力,因此必须要通过进口的方式来购买,而当自己手中资金较少时又必须要选择从外商处贷款,同时因为生产技术方面的问题也必须要求助于外商,同时企业自身即是资产阶级与外商合作开办的,如此一来国N资产阶级又和帝国主义具有一定程度的联系。恰恰是因为诞生于

6、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国内资产阶级和封建主义帝国主义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也直接决定了其自身的软弱和妥协性。2.2反动势力异常强大:在戊戌变法维新派人物中,不管是康有为、梁启超,或者是谭嗣同,都不属于当权派,这些变法人士不具备兵权,即便是维新派所推崇的光绪皇帝也是一位没有实权的皇帝。如此一来在面对以慈禧为首所发动的政变吋就处在一种非常被动的状态。手握地方政权的实权派基本上都是慈禧太后的人,比如说戊戌变法过程中光绪皇帝发布诏书宣布支持变法,但很多地方官僚因为不敢得罪慈禧而基木上都保持一种观望的态度,或者选择很多其他借口来

7、推脱责任,没有将光绪皇帝真正放在眼屮。从而能够了解到,光绪皇帝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实际上是脱节的,慈禧太后的势力过于庞大,这即是中央与地方来看维新派与封建派的实力差异。另外我们再来分析中央统治双方的差距,凡是二品以上大臣授新职都需要到皇太后面前谢恩,代表了光绪皇帝木质上不拥有重要大臣的任免权。在此次政变发动之前慈禧太后也有充分的准备,政变发动之前就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兼任北洋大臣统领新军,对京津地区的兵权做到丫实际控制,但是维新派因为自身不具备兵权而只有依靠袁世凯能够对皇帝效忠来保全自身,其实也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

8、。2.3封建“君权”思想的束缚:内因属于事物逐渐变化发展的主要依据,而外因属于事物发展的条件。当吋中国的资产阶级自身力量强弱直接决定丫戊戌变法的主张和目的是否可以最终实现,这是内因,团结所有能够团结的力量来不断壮大自己是戊戌变法主张是否实现的外因。外因虽然重耍但并非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维新派将自己变法的希望寄托于光绪皇帝,希望能够发动一场从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而非是借助于自身力量的逐渐壮大来实现政治主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