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浅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ID:46746393

大小:7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7

浅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_第1页
浅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_第2页
浅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_第3页
浅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_第4页
浅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摘要:一百多年前,在中国神州这片大地上,发生了一次声势浩大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然而这场运动从开始到结束只有一百零三天,便以失败而告终,故又被称为“'B•口维新”。维新派在当时掀起的这场思想启蒙风暴对推动中国的近代化过程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维新派领导人在变法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这次机遇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改革环境,反而采取了一系列不利于改革的做法和措施,不但激化了门己和社会各阶层的矛盾,而且在维新阵营内部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分化,因此导致了自身的迅速灭亡。本文试就从戊戌变法的背景、维新派与守旧派洋务派之间的矛盾入

2、手,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做一个初步的探讨。关键词:戊戌变法的背景;维新派;守III派;洋务派;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一、戊戌变法概述戊戌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冇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历吋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因此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

3、。⑴二、戊戌变法背景1895年4月,日本逼迫屮国在日本马关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康冇为发动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痛陈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史称“公车上书”。这次上书,对清政府触动不大,却轰动了全国。“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为了把维新变法推向高潮。1895年8月,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北京出版《小外纪闻》,鼓吹变法;组织强学会。1896年8月,《时务报》在上海创刊,成为维新派宣传变法的舆论中心。1897年冬,严复在天津主编《国闻报》,成为与《时务报》齐名的在北方宣传维新变法的重要阵地。1

4、898年2月,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在湖南成立了强学会,并创办了《湘报》。在康、梁等维新志士的宣传、组织和影响下,全国议论时政的风气逐渐形成。到1897年底,各地已建立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岀版报刊19种。到1898年,学会、学堂和报馆达300多个。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法国强租广州湾,英国强租借后来被成为新界的地区和威海一卫,全国人心激愤,维新运动从理论宣传转到政治实践。12月,康冇为第五次上书,陈述列强瓜分中国,形势迫在眉睫。1898年1月29日,康有为上《应诏统筹全局折》。4月,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发起成立保国会,为变法

5、维新作了直接准备。6JJ11R,光绪皇帝正式下令宣布变法,接受改良派的政治纲领。在维新派的影响和直接参与下,从6月11日到9月21日,光绪皇帝一连下了几十道实行新政的命令,对封建的政治、经济和一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其主要内容有:在屮央设立铁路矿务总局、农工商总局;各省设商局,推动工商业的发展;精简旧衙门和官员;废除八股文,改革考试制度;准许自由创办报刊、成立学会;奖励科学发明等等。⑵三、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的矛盾成功的变法,首先依赖丁•变法者握有相当强大的国家权力,构成强冇力的领导变法的核心,足以将变法法令有效地贯彻下达。但纵使变法在中央一层没有阻力,

6、康、梁掌握了朝屮实权,在当时屮国的社会政治背景下,变法法令亦难以顺利、有效地在全国推行,达到目的。变法成功与否,关键述取决于变法法令能在地方上切实贯彻实施。这就要求中央政府要拥有相当的权威足以使法令畅行于地方。这是各国政府推进现代化运动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无论是西欧,还是俄国、徳国、H本,当现代化启动之时,就出现了一个强大的王权或屮央政府。特别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更需要冇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然而,清季的朝廷,远没有具备这种权威。“及至19世纪下半叶,现代化真正启动之时,清政府却处于江河H下的政治衰败之中,已无从扮演领导现代化的轴心角色。”⑶自太平天国

7、运动以后,由于地方势力膨胀,中央政府的威望已经迅速式微,长期的内外紧急形势,迫使军政财政大权从中央向地方转移,最终导致权威失落、地方割据、社会失序的大动乱局面。各省拥有实权的地方势力,各行具是,已基本不把屮央放在眼里。全国名为统一,实为一盘散沙。政治上如此的衰败,致使清廷想调集全国力量,共赴国家大事时,已经表现出相当的无所作为。清廷屮央控制全国局面的如此无能为力及全国的一盘散沙,表明变法即使在屮央没冇遇到阻力,亦难以有效地推广到地方。特别是,掌握地方大政者,又大都是顽同势力。他们无论在利益上,观念上都难以接受变法。如果这时候维新派能够采取一些折中或者至少不那

8、么激烈侵犯这些旧官僚既得利益的措丿施和方法,并对敌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