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德育方略

新课程背景下的德育方略

ID:24072931

大小:56.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新课程背景下的德育方略_第1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德育方略_第2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德育方略_第3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的德育方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背景下的德育方略【摘要】学校如何进行德育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改革、创新,既是命令也是任务。木文从德育目标调整与课程设置、方式创新与方法选择、机制优化与评价策略几方面进行阐述,并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提出优化德育的方略。【关键词】新课程;德育;方略【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9646(2009)01-0070-02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转变德育方式,全面提高学生思想素质,这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我们积极进行实践探索,提出如下德育方略。1.调整德育目标与课程设置新课程实施要求学校要“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

2、效性和主动性”、“培养目标要体现时代要求”。而传统德育只重“责任”教育,忽视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忽视对学生的尊重。这种单纯强调“遵循”与“服从”的教育使木应注重激发学生内在道德情感,以实现学生自我约朿的德育变成了只从外部来规范约朿学生,势必让学生厌烦和冷漠。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学校将德育目标进行了适度调整,即将总目标分解为一系列的分目标,再根据各个分目标而安排课程(教育内容)。如教育内容:根据11至15岁这一时期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分层次(初一为第一层次,初二为第二层次,初三为第三层次)。课程设置:第一步(一、二层次)为“理想教育”、“爱校教育”,让学

3、生在名人名句搜集及古文古诗阅读中,感悟领会做事与做人和自觉爱校;第二步(二、三层次)为“行为教育”、“学习教育”,让学生在观察同学及成人行为的过程中体会、认识自己的言行正确与否,并能调整、规范行为和主动学习;第三步(三个层次)综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教育”、“艺体教育”、“科技教育”和“环境教育”等。由此改变过去内容大一统的状况,使德育能切合学生生活需要。在此基础上,学校根据德育总体目标和要求,对整个德育内容加以统筹规划,优化整合,使之在横向上具有针对性,能凸显各年级层次的中心,在纵向上贯穿思想、道德、法制和心理等教育主线,体现新课程要求的德育,形成

4、由低到高的专题系列,使之具有层次性和连贯性,促使学生内化,养成行为习惯。1.创新德育形式与方法选择在德育系列活动中,我们学校变过去的理论灌输为生活渗透,把德育与学生生活世界相沟通,使德育立足于生活实际,促使学生在日常活动中获得养成教育,体现创新德育的特色形式。2.1升降国旗活动。即利用每周的升旗、降旗,让学生在国旗下进行即兴讲话。因此,学生需要准备讲稿(腹稿),其讲稿内容由思维到语言,由语言到构段,由构段到结篇;苏语言表达由直畅到深情,由深情到激昂,由激昂到达人;艽行为意志由胆怯到自信,由自信到熟练,由熟练到坦然。这一活动形式既能彰显学生的个性,又能使听众获

5、得感染并欲参与其中。2.2体验“长征”活动。即在清明节、红军长征日,组织学生开展“弘扬红军长征精神”系列活动。(1)“清明节”活动。由学校团委组织全体共青团员在“贺龙元帅纪念馆”、“红二方面军长征纪念碑”和“长征纪念馆”为红军英雄敬献花篮,请老红军讲述长征史、师生讲述红军长征故事、学生朗诵赞扬红军英雄诗歌和表演赞颂红军英雄的小品、参观红军司令部和红军长征图片展等,使之受到红军精神的感染,从而立志、勤学、强体和做人。(2)“红军长征日”活动(11月19日)。①由学校统一组织全体学生开展象征性重走长征路的拉练活动。让学生在翻III越岭行走的历程中,体会当年红二方

6、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辛,同时使他们得到肢体、意志锻炼。②参观贺龙元帅纪念馆,了解贺龙元帅闹革命的生平事迹和中国革命史,知道在新世纪的祖国建设中怎样做事和做人。2.3“五四”节活动。由学校团委在贺龙元帅纪念馆组织“新团员入团仪式”活动。让新团员(初一学生)在贺帅铜像下宣誓、佩戴团徽,参观贺帅图片展,使他们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2.4“艺体”活动。即在大课间、节日间、年中和年末,组织师生开展艺术、体育系列活动。⑴“传承桑植民歌”活动。即由学校组织全校性师生参与的“唱、跳、演”等艺术活动。唱,桑植民歌;跳,桑植白族舞;演,桑植地方小剧等,以此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7、(2)体育活动。即学校在校园内组织田径运动会,篮球赛等活动,让师生的肢体得到锻炼,技能得到提高。同吋又使其意志、自信等得到培养。2.5科技教育(活动)。科技教育的德育关键是把“与思想性相统一”的教育原创作为基本指导思想。因此,我们学校结合本地具体情况,开展体现特色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如建立“珍稀动植物调查组”、“生态环境调查组”、“动植物标本采集组”、“科幻绘画组”、“科研论文写作组”等,走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八大公山,让青少年亲近大自然,感悟大自然,把在课堂上学到的书本知识在生活实践中加以运用,培养其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2.6环境教育(活动)。环境教育在

8、今天己成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美好感情的德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