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的中医辩证治疗

月经不调的中医辩证治疗

ID:24083207

大小:6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月经不调的中医辩证治疗_第1页
月经不调的中医辩证治疗_第2页
月经不调的中医辩证治疗_第3页
资源描述:

《月经不调的中医辩证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月经不调的中医辩证治疗闫晓峰(黑龙江省边防总队医院165000)【中图分类号】R271.1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0-0401-02【关键词】月经不调中医辩证中药治疗只经不调是生育期的常见病、多发病,育龄妇女大多有过月经不调史。中医治疗主要根据月经的经色、经质及经期、经量的特点,并重视对患者形体禀赋、舌脉的辨别。综合辨析四诊所获得的临床表现,确定脏腑、气血的虚实寒热。其治疗原则以治木调经为主。选取临床2011年〜2012年收治的月经不调患者中医治疗方法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木组收治的月经不调患者75例,皆为门诊病历。年

2、龄17〜47岁,平均34岁患者居多。其中月经先期患者6例,月经后期患者5例,月经先后不定期患者7例,月经过少患者9例,月经过多患者8例,月经延长患者7例,经间期出血患者2例,痛经患者16例,经行乳胀患者9例,经行头痛患者3例,经行发热患者3例。1.2方法1.2.1四逆散合参苓白术散加减太子参30g、茯苓15g、白术(炒}30g、莲子(炒)30g、薏苡仁30g、砂仁15g、扁豆(炒)15g、香附(酒、醋、姜炒)各5g、白芍30g、山药30g、柴胡(醋炒)15g、枳实15g。以上诸药共研为极细药粉,以550g蜂蜜炼沸后,加药粉为膏。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1小勺,约为9g,白开

3、水送服。服药后食桂圆3粒。经期每日加服1次。11例均在调理1〜2个月后,诸症悉平。1.2.2温经汤加减口吴茱萸、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麦冬,阳气虚者加附片;小腹冷痛甚者去牡丹皮、麦冬加艾叶或以肉桂替桂枝;兼气滞者加香附、乌药理气止痛;漏下色淡不止者去牡丹皮加艾叶、熟地以温经补血止血[1】。饭后服用,月经期停服,连续服3个周期,同时用雌激素、孕激素周期疗法及氯米芬促排卵法3个周期,治愈率为64.4%,好转12例,无效4例。1.2.3四物汤加味当归、川芎、白芍、熟地,月经先期若伴量多色淡,四肢乏力,纳少便溏,舌淡红,脉细弱。方加人参、

4、黄芪、茯苓等;若伴量多,色黯紫,质黏稠,小腹胀痛,方去白芍加赤苟、桃仁、红花、牡丹皮、益母草、延胡索等;月经后期若伴量少,色淡,质稀,头晕眼花,腰部酸痛,方加人参、山药、枸杞、杜仲、炙甘草等;若伴色黯,有块,小腹作胀,经期腹痛舌冇瘀点,方加桃仁、红花、丹参、延胡索、香附等;月经先后无定期,按以上两型辨证论治,每日1剂。痊愈25例,占40.3%,总有效率96.8%。1.2.4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制附子、细辛各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共服3剂。当月延期来月经,经期1周,量正常,腹痛消失,便秘消失。1年后复查,月经每月1次,经期5天,月经量色正常。1.2.5定经汤加味当

5、归、白芍药、熟地黄、菟丝子、山药、炒荆芥穗、茯苓等。月经先期者,加墨旱莲、苦参、仙鹤草;月经后期量少者,加石楠叶、刘寄奴;腰酸明显者加杜仲、桑寄生、升麻;痛经明显者加乌药、五灵脂、全蝎;经前乳房胀痛者加八月札、柴胡、郁金。总有效率为91.4%。2结果经治疗治愈60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优。3讨论月经病的诊断,主要以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以及伴随的症状为依据。临床要特别注意将崩漏、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与胎动不安、胎漏、堕胎、宫外孕、杂病下血等相鉴别,月经后期、闭经应与生理性停经(妊娠、绝经)相鉴别。月经病的辨证则根据月经的经色、经质及经期、经量的特点,

6、并结合患者形体禀赋、年龄、舌脉等,运用四诊八纲进行综合分析,加以辨别。月经病的治疗原则重在治本调经。即根据月经病的发病机理,消除病因,和调脏腑,调理气血,平衡阴阳,通调冲任,使异常的月经恢复正常。妇女生理以气血为用,以脏腑为本[2】。月经病与肾、脾、肝三脏和冲任二脉关系密切,故不论中药治疗或是针灸治疗均以此为基础确定方药和取穴。在治疗月经病的过程中,还应注意:辨病之先后。如因他病致经不调者,当治他病,病去则经自调;若因经不调而生他病者,当予调经,经调则他病自愈。正如《女科经纶•月经门》中所言:“妇人冇先病而致经不调者,冇因经不调而生诸病者。如先因病而后经不调,

7、当先治病,病去则经自调;若因经不调而后生病,当先调经,经调则病自除。”辨标本缓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经崩下血、痛经发作吋就诊,当以止血止痛应急为先,血止痛缓之后,则以治本为法。辨月经周期。月经周期阶段不同,生理特点亦异,在月经期血室正开,宜活血调经,顺经血下行之势,通因通用,而慎用大热大寒之剂;月经后期子门闭合,血海空虚,宜养肝肾精血而补阴;月经前期血海充盈而气盛,宜于疏导而勿滥补。月经不调的预后与转归取决于病因、病位、病性、体质、环境、精神状态、饮食等诸多环节。若病因简单,病损脏腑单一,病程短者,一般预后较好。若病因复杂,或多脏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