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小儿厌食60例

中医治疗小儿厌食60例

ID:24089617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中医治疗小儿厌食60例_第1页
中医治疗小儿厌食60例_第2页
中医治疗小儿厌食60例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医治疗小儿厌食60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治疗小儿厌食60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加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的临床疗效。方法121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服中药加推拿,对照组61例,服王氏保赤丸,两周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治疗小儿厌食效果显著。关键词:小儿厌食中医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121例患儿全都符合《中医儿科学》1中小儿厌食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长期食欲低下,但无他病;面色缺少光泽甚或萎黄、形体瘦弱,头发枯黄,有饮食不当史,如过食生、冷、油腻、肥甘厚味,不按时进食等。将他们随机分为治疗组60,男32例,女

2、28例,年龄一岁以下8例,1~3岁22例,3~6岁30例,病程2~12个月。对照组61例,男31例,女30例,一岁以下9例,1~3岁23例,3~6岁29例,病程3~12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方法治疗组口服中药苍术、枳实、党参、神曲、麦芽、鸡内金、山楂、白术甘草。阴虚症状明显者,加石斛,玉竹。气虚明显者,去枳实,加黄芪。中药每日一付水煎服2~3次,同时进行按摩治疗。手法为捏脊:医生用双手指横压在长强穴部位,向大椎穴推的同时用双手拇指与食指将皮肤与肌肉捏起,交替向上到大椎穴位置,作为一次,连续推捏5~6次。在

3、推捏第五或六次时,用拇指在腰部用隐力将肌肉提起,每次提四至五下,捏完后,再以两拇指从命门穴向肾俞左右推压二至三下。运内八卦:将小儿手掌固定,以其掌心为圆心,从掌心到中指根三分之二处为半径,逆时针作运法100次。推脾土穴三百次,摩腹三分钟揉按板门穴三十至五十次。对照组服用王氏保赤丸,6个月婴儿毎曰一次毎次5粒,6个月至3岁每超过一个月加一粒,3至6岁每超过一岁加服5粒。两组治疗两周为一疗程。2.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见下表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治疗组6045(75%)14(23.3%)1(1.66%)59(98.3%

4、)对照组6136(59%)13(21.3%)12(19.6)49(80.3%)P<0.05有显著性差异3.讨论祖囯医学认为脾司运化,胃主受纳水谷,由于小儿乳食不能自节,如果喂食不当,饮食无度,过度食用生冷厚味,可伤及脾胃,导致脾胃失和,运化失司。且小儿运化功能尚未健全,而生长发育所需水谷精气较成人更为迫切,故有《育婴家秘》所说的“脾常不足”,所以小儿脾胃常为饮食所伤,出现厌食之症。在治疗时要掌握健脾贵在运不在纯补这一原则,故用中药党参、白术健脾补气,苍术、枳实健脾行气,神曲、麦芽、山楂、鸡内金消食健胃。现代医学认为白术、神曲、党参、山楂、

5、鸡内金、麦芽能促进胃肠消化液分泌功效3,上述组方具有调和脾胃,益气健脾的功效。在服药同时施以按摩疗法,开胸利膈,使经络顺畅。以达到健脾助运化之功能,诸法共用,共奏健脾开胃,脾运食消之功。从本次观察结果显示,中医疗法治疗小儿厌食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