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与审美教育的结合形式分析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与审美教育的结合形式分析

ID:24104396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与审美教育的结合形式分析_第1页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与审美教育的结合形式分析_第2页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与审美教育的结合形式分析_第3页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与审美教育的结合形式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与审美教育的结合形式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与审美教育的结合形式分析《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要求,那么,音乐教学中如何在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呢?怎样让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了解美、认识美,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呢?本人认为上好音乐欣赏课,让音乐教学与审美教育相结合,可解决上述问题,笔者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注重创设教学情境  这是教学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也就是让学生在感性接触教材的同时,获得教学

2、活动的诱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而以某种方式呈现教学材料让学生接触,则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时设计恰当的情境是非常必要的。  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如讲故事、放录像、利用挂图介绍与作品相关的内容等,以激发美的情感,恰当的情境可以营造与乐曲相适应的气氛,使学生做好欣赏乐曲的心理准备,又能唤起学生的激情,促使其形成高尚的情操,提高审美修养。如:在教学第二册第七课《劳动最光荣》时,我采用放录像创设情境的方法,使低年级学生从直观的视听形象中感受乐曲所要表现的情绪,帮助低年级学生理解音乐,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欲望,并与乐曲

3、产生美的共鸣。此外,通过教师确切、简洁、生动的语言引导,使学生欣赏完歌曲后,得出本曲的主题——“人人爱劳动,劳动最光荣”,教育了学生从小要立志做一个勤劳、善良的人。  二注重音乐感染学生  要想让音乐打动学生,首先要让学生听懂音乐,而捕捉音乐形象是听懂音乐的重要前提,并引导学生领会作品的内涵,感受的激情,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音乐的情景之中,从而产生共鸣。如教学第五册第一课《我们的田野》这一歌曲时,巧设问题帮助学生投入意境捕捉音乐形象,还凭借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联想引发学生感受音乐中描绘的形象,激发美的情感使之融为一体。如“请同学听下面的歌曲,它都表现

4、了自然界的哪些事物?”让学生带着问题边听边思考入意境,使他们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唤起他们对祖国山水的神往,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爱国主义思想的种子,唤起他们立志努力学习,长大后去开发宝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热情。  三注重乐曲的分析、讲解  根据情感教学心理研究,不仅在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教师、学生身上富有情感,而且在无声的教材中也蕴含着大量的情感因素。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活动中蕴含的各种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文中指出:“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当学生对乐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产生初步的情感共鸣时,教师可因势利导地对乐曲的主题思想、乐

5、曲的结构、乐曲的速度与力度等要素进行分析,可以运用讲解的方法,也可以在分段欣赏乐曲时进行讨论,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确定分析深度,从而达到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的目的。如:在欣赏第一册第一课《快乐的一天》时,根据学生年龄小、好动的特点,我在分析乐曲的同时,加入了身体和面部表情的动作,并让学生同我一起做,帮助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并让他们用手势表示音乐的高低,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巩固。  另外,音乐又是思想情感的表白,所要颂扬的美、揭露的丑,全部蕴含在音乐艺术之中。因此,我在教学中会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分析作品中的思想内容,欣赏它的艺术妙处,激发爱憎分明的情

6、感,发挥作品对学生德育及审美教育的作用。如:在上第三册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我启发学生从歌词中寻找表现中华民族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革命英雄气概和前仆后继的大无畏精神等词句,再从音调、高低起伏的旋律,以及力度、节奏的变化等音乐表现手法上,让学生领会到人民的呐喊与孕育着希望的抗争音乐形象,激起同学们的情感波澜,同时把握住歌曲中情感最突出的部分和片段,进行反复吟唱体会,还可以选用图片、幻灯片相结合,启发学生联系运动场上中国体育健儿夺得世界冠军时升国旗、奏国歌的情景;也可以联系学校的升旗仪式,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让学生感受到国歌的威武、雄壮。

7、引导学生懂得升国旗时应起立,神情专注而庄重,表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和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  四注重“延伸”欣赏  这是欣赏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巩固、应用认识成果的同时,促进学生欣赏能力在层次上的发展。在前几个环节中,都注重知识方面的交融、互促,发挥了情感积极作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另外也应让学生在应用、拓宽和延伸过程中进一步尝到学习活动的乐趣。学生听懂了一首乐曲,并不是欣赏课的结束,还应启发他们对乐曲进行再创造,虽然我现在所教的只是1~3年级的中、低年级学生,他们认识能力浅,知识面窄,但他们的再创造却使我的音乐欣赏教学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8、。如:用表情和动作表现所听到的音乐;用打击乐器乐曲主题旋律伴奏;自己绘出图画表现乐曲的基本情绪和内容等,从而巩固了学生的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